,《奇葩说》会是很多人心中的答案。
看不看爱人的手机?“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看啊!”
女人要陪伴就不要事业?“要陪伴不如养条狗啊!”
该不该刷爆卡买包包?“你特别喜欢一件东西,当你没法拥有它的时候,你不能选择向它下跪,你要让它向你请安。”
……但走到今天,《奇葩说》和它的衍生之作《奇葩大会》却显得有些风雨飘摇。其中,《奇葩大会》不仅热度有限,今年还经历了一次下架。而《奇葩说》也不可避免迎来了IP老化、热度减弱的难题。
在5月17日的爱奇艺IJOY悦享会上,《奇葩说》创始人、米未传媒CEO马东就在台上直面了“今年9月《奇葩说》到底还要不要做下去”的难题。他交出的答案,是这样一个短片——
短片中,“奇葩说”是那个看起来病入膏肓的病号。代表“综艺市场”的护士说他IP老化、口碑下滑,劝他签字放弃治疗;代表平台爱奇艺的“妈妈”有了《偶像练习生》、《中国新说唱》等更有人气的“弟弟”,劝他“安心地去吧”,连代表广告商的“女朋友”都说“我们分手吧”。但最后,是“观众”拉住了“奇葩说”,“你陪我毕业、陪我工作……你怎么能走?”
马东说,他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差点哭出来,“决定做不做的前提是能不能理性地面对自己,能不能知道自己哪有病,什么病得治。”
他近乎残忍地列举出了目前《奇葩说》最多被诟病的一些问题:过去老面孔看腻了,新面孔在哪里?以前的话题靠擦边球还在吗?主持人的花式口播都能猜出来了,还有意思吗?
“所有问题都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曾经想过放弃,见好就收,《奇葩说》不做了。”马东说,但还有一另外一种声音,“如果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电脑屏幕没有《奇葩说》,也未尝不是一种遗憾。透过这种追问,我们告诉自己节目虽然已经第五季了,但它有存在的价值。价值是关注更多的人,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内心的困境与焦虑通过辩论与交流的方式,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更年轻的人,看看他们所思所想的是什么。”
至于怎么做第五季,马东说,这个话题有点扎心。
比如,那些熟悉但招人烦的老选手怎么办?这几年,马薇薇、胡渐彪、颜如晶、肖骁等辩手已经陆续签约米未,他们有强大的粉丝基础,却也很容易给观众带来疲乏感。马东说:“让他们不再出现是难下的决心,但对节目是异常至关重要的。我们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出现,我们只知道我们有更多的新面孔会推荐给大家。没有人必须活在这个舞台上。”
比如,话题到底应该怎么选?“《奇葩说》最广为传播的话题是要不要送父母去养老院,《奇葩说》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和广为传播。我们相信在有限的线段里有无限的点,今天的社会有太多还没有关注到的点和没有充分讨论的话题。我们坚信能够做好这件事情,不打擦边球依然可以触达人心。”
比如,节目形式能不能变?“《奇葩说》会以全新的形式给大家展现真人秀,我们理解的真人秀有足够的真实,有一些新人和足够的欢喜度。我们会把欢喜度和传播力作为第五季重新出发的起点。”
马东说,《奇葩说》第五季核心关注的点是“00后”,所以不排斥可能出现这样的辩题:我对我妈说,你花十万买包可以,我花十万追明星为什么不可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95后和00后关心的话题。但为了这群人,我们正在高速地迭代自己的整个创作力量。我们有更多更加年轻的导演进入团队,奇葩说第五季的新用户增量在00后一代人身上。”马东如是说。
《奇葩说》还能抢救成功吗?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