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无人仓首次开放,给小米手机包装分拣的,就是这一群机器人!


作者:章姝敏
编辑:章姝敏
时间:2018-05-24 23:38

当你收到京东快递,撕开胶带,打开纸箱,取出昨天刚下单的小米A5时,你或许不会想到,这部手机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再送到你手中,除了快递员,你是它见到的第一个人。

是的,如今的仓库已经进化到可以全程无人的地步了。正因如此,你收到快递的速度才越来越快。

2018年5月24日,京东亚洲一号的首个全流程无人仓第一次对媒体开放,周到君和多为记者一起,见到了这位被《大国重器》、《经济半小时》、《新闻联播》等节目报道过的“大牌明星”的真容。

包装扫码一气呵成

经过“不能带手机配饰,长头发要扎起来”式的安检,我们进入上海嘉定区亚洲一号无人仓。偌大的空间里是各式各样的传送带和来回“奔走”的机器人,只有极少数员工坐在电脑前,监督系统运行情况。

亚洲一号负责人蒲浦江介绍,无人仓目前日订单在20万左右,主要是手机等中小件产品,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一市”大约70%的手机订单都是从无人仓里发出去的。

在参观的过程中,周到君也看到了一部部小米手机和飞利浦剃须刀从地板延伸至天花板的密集货架里运送出来,隔着固定距离躺在传送带上,等待被包装处理。

包装区最大的两台器械是两台自动打包机,一种是可以打包1-3件产品的气泡膜包装,另一种是打包1件的纸箱。从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纸箱,到包装、扫码,自动打包机一气呵成。

除了极少数条码异常的货物被分流出来,其他物件都被送往了下一个分拣区。

300个“小红人”都是工作狂

如果是人工分拣,按照无人仓如今20万的日订单来计算,需要300个人的规模,但在分拣区,取而代之的是驮着货物满地跑的300个AGV分拣机器“小红人”。

虽然这样的场景如今已在菜鸟、苏宁等物流仓库上演,但根据京东官方数据,京东“小红人”的移动速度可达每秒3米,是全世界最快的分拣速度。

遇到运行路线重叠,“小红人”会根据物件的优先级来决定谁先谁后,甚至是“默默”去墙边“休息”省电,直到自己被“叫号”。当电力不足时,“小红人”也能自己找到充电桩充电,充电10分钟能工作4小时。

“这些机器就像是无人仓的各个器官,有大脑、胳膊和眼镜。”蒲浦江告诉周到君。

蒲浦江口中的“大脑”是由京东X事业部自主开发的“智能大脑”,它是整个仓库的管理、控制、分拣和配送信息系统。在0.2秒内,“智能大脑”能计算出300多个机器人运行的680亿条可行路径,并做出最佳选择。

被“小红人”倒进出货口的物品会进入下一层空间的麻布袋里。当机器探测到麻布袋货物已满,大一号的“小红人”会将其送往封口机,之后通过传送带运到一辆辆新能源物流车上。

经过无人仓这一段“旅程”,手机就可以被送到你的手里啦!

终极目标还在探索

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章根云介绍,电商自动化的难度在于,SKU太多,并且仍然在持续更新迭代,客户需求导致的的订单结构不一样,出库包装形形色色有大有小,而且电商会有7-10倍的波峰波谷。

这就意味着,无人仓想要满足未来的发展,这些机器需要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要能够自主做一些决策。比如,机械臂用多大力度去吸,用什么样的速度,用哪种手最合适,不会伤到商品。

章根云提到,无人仓的最大优势是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用户体验。“大量的人员招聘和培训都是需要大量成本的,有了无人仓之后,让解放出来的人力朝技术工的方向转型,成本低了很多,人员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她还介绍,京东无人仓已经达到了Level 3 无人型仓库的“世界级水准”。

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目标。

Level 4 终级无人型仓库是我们未来探索的一条路,它是全品类、全业务流程的无人仓库,是无人仓库的终极状态。”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