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起碰撞事故,却造成电动车后座的孩子颅内骨折。
常常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许多人后悔没有在骑车时佩戴安全头盔。
由彭博慈善全球道路安全倡议项目资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伤害研究所联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主要道路使用者的行为进行两次评估。数据显示:本市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头盔使用率仅为12.45%,乘客使用率更低,仅1.93%。同时针对外卖人员和快递人员等重点人群的观测发现,外卖人员电动车驾驶员总体佩戴率达到34.34%,而快递人员总体佩戴率只有10.18%。
头盔佩戴的季节性特别明显,夏季佩戴率较低(最低时仅为6.06%),冬春季佩戴率较高(最高时也就达到22.6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上海,每年有近千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更多的人因此受伤或造成永久残疾,给家庭、给社会都带来的巨大的伤害。
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摩托车(含电动车)驾乘人员,超过六成因颅脑损伤致死。
电动自行车车速较快,骑车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极易从车上摔下来,如未佩戴骑行头盔,一旦摔倒地面或碰撞到其他固定物时,不仅头部会产生震荡,而且颅脑内的脆弱组织会因为惯性在颅腔内发生二次碰撞,往往会使大脑水肿造成出血,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正确佩戴摩托车安全头盔可使交通事故的死亡风险降低40%,头部受伤的重伤风险降低70%。对于电动自行车骑乘者,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起到同样的保护作用。
因为安全头盔能相对固定头部不易晃动,并且头盔内部为软性缓冲物质,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安全头盔还会将冲击力扩散而不至于集中在头部某点,另外它还有效隔绝了外部的硬物或尖锐物的撞击从而保护头部。
1、驾乘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头盔,并在使用时正确佩戴,做到“戴好系紧”,以保证防护效果。
2、选购头盔必须认准有质量标准认证的合格产品,并根据自己的头围和头型选择合适的头盔。
因我国暂无电动自行车头盔标准,电动自行车速度较快,购买时建议参考国家标准《摩托车乘员头盔》(GB 811-2010)。
3、头盔如果发生过一次较大撞击事故应停止使用或送工厂鉴定是否继续使用。
2017年3月25日颁布的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首次纳入了电动自行车头盔条款
第三十五条 倡导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上道路行驶时佩戴安全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