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可租”的时代,从6元钱租一套衣服、13元钱租一台手机、到20元钱租一台无人机……不管是高频使用的日常用品,还是价值颇高的数码奢侈品,如今都能通过租赁获得其使用权。
这样一种“及时行乐”,甚至成为不少90后年轻人追求潮流和品质生活的新方式。
在这种新方式的背后,是大众消费需求升级和租赁经济的崛起,更是我们迈向信用时代的一个信号,以及信用等于财富的理念升级。
90后上海白领小石是名摄影爱好者,只要一放假,她就会租个镜头,背着单反去旅游,在她看来,相机的标配镜头早已无法满足她外出摄影的需要。“有的是拍全景,有的是拍人物,但好镜头太贵,平时又用不到,也就旅游的时候出去用用。”小石说。
对她而言,通过网上租赁,就成了一件既省钱又方便的事情。
周到君也从芝麻信用的“探物”平台上租了一台售价6000元的索尼黑卡5数码相机,和一台售价6399元的大疆无人机,由于周到君的芝麻分将近800分,所以享受到了全额免押金的服务。
算一算,这样租一天相机的价格仅为69元,而大疆无人机则只需要43元,如果你租更mini些的无人机,价格则会更便宜。
周到君预订的起租日为6月5日至8日,因此商品在6月4日就准时送达,单程运费为56元,如若是长租则能免去一部分运费。
除了价格昂贵的数码产品,服装也成了很多女性钟爱的租赁商品。
周到君试着在芝麻信用上的租衣平台“衣二三”上租衣服,发觉有不少衣服存在缺货情况,最后周到君选定了一条米白色长裙,下单后24小时之内就收到,并且到手的衣服被内外两层包裹得严严实实。
但由于周到君对款式并不太满意,因此联系了商家退换货,对方立马替我叫来了快递,并且全程包邮。
在传统租赁时代,似乎只有高价的东西才适合被租,而在当下新租赁时代,一件衣服、一本书、一个儿童玩具,都成为被租借的对象。有调研数据显示,目前租赁消费者最偏爱的是高价值产品,其次是户外场景产品,第三受欢迎的则是生活类产品,这种趋势变化,不难看出是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体现。
“多元化意味着商品用了一段时间就不想用了。买下来再想换,就有较大的转换成本,而租的话,随时可以退,随时可以换新的东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晓明博士说。
另一方面,“万物可租”也反映出年轻消费群体对购买力和生活方式的新理念。调研数据表明,那些热衷于“租租租”的人群画像大多为95后、高学历、未婚无房,他们虽然收入并不太高,但普遍愿意在生活品质上进行投资,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也重视个人信用。
如果你想在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平台上租一套衣服,可以搜索到好几个相关租赁平台。“消费品租赁这一细分市场的兴起,是消费者和商家共同推进的结果,原来消费者以为没法租的,现在商家发觉都可以做。”刘晓明博士说道。
当“买不如租”的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后,租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发展,租赁经济慢慢崛起。
“探物”就是芝麻信用上的一个科技数码租赁平台,目前包括游戏机、无人机、VR智能穿戴等高价数码产品等,都一并能租到。在COO周晓东看来,做租赁平台关键是在重风控、重供应链和重服务。
“一开始想要做数码租赁这一元,我们做过实地市场调研,线下的传统租赁需要全款押金,流程不透明,消费者对于商户是不信任的,商户对用户做减免押金也不放心。”周晓东这样表示。
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出现,则让租赁这件事变得亲民起来。目前,探物已和芝麻信用达成合作,能让信用优质的用户通过“免押金”的形式,用低成本享受到高价产品。
对租赁平台来说,押金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东西。事实上,免押金可以降低用户参与门槛,同时如何挖掘除押金之外的盈利模式,也成了不少租赁平台的头等大事。
以“女神派”等租衣类平台为例,消费者在租衣前需要办理会员卡,有包月,也有无限换会员卡。据其官网显示,当前普通会员每月花费258元,即可在会员期内一次性租上4件品牌服装,如若办理价格更高的卡,衣服的挑选余地和更换次数就会更多。
像“探物”这样的数码产品租赁平台,主要盈利模式是租金。“一开始就没想过通过押金来盈利,未来押金迟早是要被消灭掉的。”周晓东说。在制定商品租金方面,“探物”也有一套自己的定价模型,同时,他们还会参考该样商品的市场热点程度和需求情况。
小石每次带着租来的“贵重物品”出游都十分小心,“就怕弄坏,因为赔偿很麻烦。”对此,目前“探物”已经推出保险服务,消费者可在租赁时一并购买,一般为商品售价的1%,一旦发生意外,最多可免赔70%,某种意义上,对租借物品的小心和仔细,也成为信用方式的一部分。
商业模式上,租赁企业也在寻求更多突破。以“探物”为例,它们在上游端直接和品牌方进行合作采购,下游端则将残值商品运至二手终端市场。据了解,“探物”会根据商品的不同种类进行定期淘汰,像是短租类产品就在一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