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家告诉你,“纸上”得来的古老艺术该“刷新”啦!


作者:孙雯婕
编辑:孙雯婕
时间:2018-06-07 10:28

一把剪刀,一张纸,

转眼便是一个纸上人间。

它不一定是窗户上抱着鲤鱼的胖娃娃,门上的红双喜,它还可以“传统”得很“摩登”。

周到君一直觉得剪纸是一种神秘的艺术,一张纸折了又折,剪了又剪,

眼花缭乱,如同变戏法一般,

不到展开的一刹那,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藏着怎样一个瑰丽的世界!

所谓:

镂月为歌扇

纸上奏华章,

裁云作舞衣

剪上出风采。

美则美矣,却始终雾里看花,难得究竟。

所以说,未到现场看一场剪纸艺术,你以为的终究只是你以为的。剪纸艺术家告诉你,你的剪纸艺术概念该“刷新”啦!

“跃然纸上”,就是字面意思!

6月6日下午,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枫林杯”江浙沪2018剪纸艺术大赛作品交流巡回展首站拉开帷幕。

这个主题为“国富民强中国梦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剪纸艺术大赛着实让周到君万分期待。当“宏大”的主题落到纸上,在展开的一瞬间不知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周到君了解到,本次剪纸艺术大赛自2018年3月起,历时3个月,江浙沪三省选送剪纸艺术作品共90幅,评审出金、银及铜奖各10幅。

在这些作品中的中国梦不“大”,是家中的鸟语花香,是小镇的小桥流水,是万里归来的游子,也是拔地而起的高楼,每幅作品中安放了各自的生活的小美好。

■《廉洁治家》朱瑞芳

■《秋色双艳》章荣

■作品展览现场

周到君从来没有这样仔细地端详过剪纸作品,城市的发展在纸上得以流动,生活的美好在纸上得以永恒。柔和的灯光打在作品上,让每幅作品有了自己的影子,变得立体起来。

“跃然纸上”原来就是这个意思!

“创新是一种破坏,但这种破坏是一种重生力量!”

在众多作品中,最令周到君感到惊奇的是一副单独悬挂于一面灰墙上的剪纸“大作”。

■《海上天际线》李守白

用色大胆,手法特别,远观似油画,近看是剪纸。

左边,写着:金奖作品,李守白《海上天际线》。

周到君有幸见采访到了李守白本人,这个六岁开始接触剪纸,五十多年剪纸不离手的艺术家其实很“赶时髦”。

《海上天际线》的有别传统,在李守白看来则是一种“当代的剪纸语言”。

毫无疑问,这幅作品是有创新意义的。按李守白的话来说:“创新是一种破坏,但这种破坏是一种重生力量!”

■图片源自百度

“按照传统技法,我剪出一只小动物,就永远是那个样子,敢变吗?变了就对不起师傅的教导啊!可是现在,你看看,剪一个窗花贴在窗上的人已经很少了。我越发地觉得剪纸这种带有浓郁中国文化元素的艺术必须要融入当代生活,承载了当代的语境,才是真正的传承。”

云纹,锯齿纹,这些剪纸最基本的技法在李守白几十年的打磨中早已内化。在他的金奖作品中就看不到这传统的纹样,然而所谓“传统”,应当在“神”而不在“形”,不是吗?

李守白的这种“破坏”实则是用传统的“精髓”打破传统的“束缚”,注入时代的生命力,让剪纸之美不受局限。

也许是因为其绚丽的色彩,也许是为了一睹金奖作品的风采,李守白的作品前聚集了不少观众,或合影留念或细细观赏。无论如何,剪纸的概念在他们心中至少变得“陌生化”了。

这个午后,当我们再讨论起剪纸艺术时,周到君的脑海中已经不再是一团团吉祥的红色,虽然剪纸艺术依然神秘,但那抹金灿灿的亮色以及跳动的时代脉搏却在心里留了底。不止是周到君,想必每一位在作品驻足观看的观众也一样吧。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