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血糖,是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课,而管理血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监测血糖。
通过血糖监测可以准确判断病情是否得到了控制,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
血 糖
血糖指的是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但是人体中动脉血、静脉血、毛细血管血中的血糖浓度并不相同,所以测量不同类型血标本的血糖可能存在轻微差异,但不影响我们对血糖值高低的判断。
糖尿病患者自行监测血糖最常用的是血糖仪,需要采毛细血管血,今天小坊就给各位糖友们讲讲这种血糖测量方法的注意点。
便携式血糖仪一台
与血糖仪配套的血糖试纸
采血针
酒精棉球
早餐前空腹时,午餐和晚餐前
三餐后
睡前
空腹血糖升高较明显的患者,可测量凌晨2点时的血糖,以明确早晨的高血糖是否为夜间低血糖所致的血糖反跳现象。
1.洗干净手指皮肤,晾干手指。
2.检查血糖试纸的型号及使用期限,注意试纸是否干燥。
3.取出试纸后应马上将盖子盖紧,防止试纸氧化。
4.将试纸插入血糖仪后,待仪器出现“可测量”的提示,表示试纸已安装正确。
5.采血前将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
6.用酒精棉球或棉签消毒穿刺点,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注意不要使用含碘的消毒剂。
7.将采血针调至合适的深度,扎针后轻轻挤压手指两侧,让血慢慢溢出。
8.将连接血糖仪的试纸轻轻靠近指血边缘一次性吸取足够血量,等待血糖仪显示血糖值,过程中不可拔出试纸。
9.测试完毕后需取下试纸与针头丢弃,不可重复使用。
10.记录血糖值,最好能连续测量几天的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某些特殊情况影响,就诊时方便医生了解血糖变化情况。
采血部位可在十个手指指腹轮换选择,因为手指两侧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因此选择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不仅出血充分而且可以减轻疼痛。
每天应至少测2次血糖,尤其应注意就餐前后和睡前的血糖值。病情不稳定时必须增加监测频率。
每周需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血糖控制不理想时,每周须在早晨空腹、早餐后2小时、晚餐前及睡前这4个时间点,各测量4次血糖。
手术前后、妊娠等血糖不稳定时,每天的监测频率应在4次以上
根据自身情况按时监测血糖
记录每次血糖监测结果
注意记录可能导致血糖升高或降低的事件
每次就诊时需携带血糖记录册
按医生的指导调整治疗计划
确保血糖仪正常工作
空腹血糖:至少禁食过夜8小时测得的血糖值。
餐后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的时点测得的血糖值。
随机血糖:一天中任何时间测得的血糖值。
糖化血红蛋白血糖(HbA1c):HbA1c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能反映取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不同的血糖监测指标有对应的血糖控制标准,糖友们可以对照参考自己的血糖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1.空腹血糖:4.4-7.0mmol/L
2.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11.1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 HbA1c<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