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比电影好看是什么体验?《邪不压正》做到了!


作者:毛奕云
编辑:毛奕云
时间:2018-07-16 20:13

花4年创作了一部“爽片”,《邪不压正》是姜文世界“不沾饺子的醋”。

上映后评价两极分化,多数人觉得不好看,少数人get到了深刻的点,和稀泥的则说“非常姜文”。豆瓣评分从8.2降到了7.2,就比自说自话的《一步之遥》好一点。

但总体来说,《邪不压正》是一部讲究、细节控、信息量很大的作品。即使无法创造沉浸式体验,也时不时让人发笑。周到君总结了影片16个彩蛋,看看你发现了几个?

《邪不压正》

1、彭于晏的胸和许晴的臀

《邪不压正》最大的彩蛋,无疑是彭于晏的淋浴和光腚奔跑、许晴的曲线和劈叉。围观群众纷纷表示:“只记住了彭于晏的胸,许晴的臀和周韵的唇。”

为什么要这样拍呢?姜文答,“这样的身体,比古希腊雕塑还漂亮,我为什么不拍?”更何况,“性与荷尔蒙”本来就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

很难说导演有没有包藏“坏心”。在预告片中对彭于晏的腹肌上下其手,真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也是要求演员锻炼的人,对彭于晏的要求是要有李小龙的身材,体脂低,许晴也为影片中销魂的姿势练了3个月的瑜伽。

2、朱潜龙认祖朱元璋

整部影片第一个笑点,就是朱潜龙和朱元璋合影。天晓得,姜文是怎么发现影帝廖凡和朱元璋的相似之处的,还借此把朱潜龙和蓝青峰两个人以“反清复明”为共同目标联结了起来。

蓝青峰还说了一个八卦:据说朱元璋当年请了100个人画画,因为画得不好杀了八十几个,这,就是剩下的精品了↓

故事的原型可能来自于明朝官员撰写的笔记《菽园杂记·卷十四》。技艺精湛的画工一心以为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朱元璋赏赐,不料皇上喜欢的是“美图秀秀”,其余画工也随之模仿。

既然如此,朱元璋钦定的画像肯定没有那么丑——马脸、黑麻子、地包天。相反,他定的标准相是很端正的方脸,看起来就很贵气。

可惜,权势是有有效期的。朱元璋丑的画像在后世比美的画像流行得多,他也毫无办法。

3、蒋介石日记

蓝青峰和朱潜龙接下来聊了聊蒋介石日记。作为蒋介石的共同敌人,他们拿日记当靶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了相声:

“那我靠谁啊?靠老蒋?”

“一个写日记的人?”

“写日记的那能是正经人吗?”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日记。”

“我也不写。”

“谁能把心里话写出来啊?”

“写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吗。”

“下贱!”

两个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却一样老谋深算的人,在这一点上达成了空前的共识。

事实上,《蒋介石日记》的内容还是挺实诚的。蒋介石写日记主要是给自己看的,除了不涉及政治内幕,自己的黑历史,对老婆亲戚的抱怨,他什么都写了。

4、醋和饺子

一开头,姜文就通过角色之口,说出了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定位:“我就是为了这瓶醋,才包的这碗饺子!”

这句话是有前因后果的,对《一步之遥》遇冷耿耿于怀的姜文之前说过:“我再也不做包饺子喂猪的事了。”

把原著推荐给姜文,在电影里扮演了“华北第一影评人”的史航,在微博中也用“醋和饺子论”怼不喜欢的观众:“我敢承认的是,在吃饺子蘸芝麻酱的朋友面前,醋是有罪的。 ”

5、北平的雪和屋顶

“北京下过一场雪后,就成了北平。”

姜文在电影里创造了一个下雪的北平,把我们记忆里最浪漫的古都复原了出来。它开阔、大气、古朴,现已消失的城门城楼重新复苏,白雪如琼花一般开满枝头。

雪下完了,北平还是一座有“神性”的城市。北洋时代的北京,有今天看不到的连天灰瓦,构成一条宁静的地平线。

《城记》的作者王军珍藏了俯瞰老北平的照片,他这样赞美北京的市貌:

“多美啊!这样一个可以供养100多万人口的地方,基本是一个森林,每个院落都有树,一片绿海。绿树下面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中间是青红二色的四合院。“

■北洋时代的北京 图片来源:网络

侠客在屋瓦之上跑酷,飞檐走壁,骑自行车,老百姓在屋顶种花,种菜,晾衣服。这是一个区别于地面的“异世界”。

今天的我们还有机会看到这样的美景吗?北京是不可能了,剧组在云南搭的布景倒是可以看看。为了拍摄蓝天、灰瓦、绿树,剧组前往云南搭了4万平米的屋顶,让演员在空中飞跃腾挪,还请著名的攀爬自行车山地车车手张京坤在屋顶骑车。

6、梁启超的肾

在协和医院,李天然和其他医生一起对着一个健康的肾发誓。协和院长说,这是自己不小心割错肾,让某知名人士带着病肾病逝的见证。

这位知名人士是谁呢?梁启超,西医的支持者,传言中西医的受害者。1926年因尿血前往协和医院医治,在切去一个肾后未能康复,最终英年早逝。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医疗事故,也可能是一个永远不会盖棺论定的公案。

7、村正妖刀

根本一郎的刀在影片中出现了数次:第一次,根本一郎和朱潜龙一起去太行山庄杀人,他用这把刀砍掉了李天然师母和师姐的头,比爆头还要暴力美学;

第二次,李天然潜入根本一郎的宅子偷刀,这家伙在一本正经讲解孔子的“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第三次,李天然和根本一郎决斗,用肉身躲开武士刀的数次攻击,毕竟,李天然既然能躲开子弹,也肯定有刀枪不入的超能力嘛。

但这把刀的来历可不寻常。这是日本的名刀“村正妖刀”,德川家康数代人都被村正妖刀砍死砍伤,德川家康上台后就把它禁了。幕府末期,倒幕派人士热衷于在佩刀上刻上村正的刀铭,图个吉利。

8、民国女侠施剑翘

在故事的最后,关巧红告知李天然,她对他做了一个“小白鼠实验”——既然他能战胜自己的怯懦,完成复仇,那么她也可以。她不会跟着李天然走,因为她还有自己的事要做。

这件事是什么呢?刺杀弑父凶手、军阀头子孙传芳。关巧红的原型是名震民国的女侠施剑翘,在父亲遇害后,她放开裹足,练习枪法,成功复仇。审判之时举国同情 ,死罪得以赦免。

好几位导演都对这个人物情有独钟。《一代宗师》中的宫二就是以施剑翘为原型创作的。姜文也早已买下了施剑翘故事的授权,并以前传的方式和大家见面。怪不得,《邪不压正》里的周韵和章子怡有几分神似!

9、辛亥革命元老张子奇

蓝青峰绝对是当年北平的一号人物。历史上也真有这样的人,《侠隐》的作者张北海的父亲,张艾嘉的祖父张子奇,参加了辛亥革命中的山西起义,官至天津电话局局长。

但他对儿子没电影中那么无情,一个儿子做飞行员殉职了,另一个儿子张北海活了下来,成了混迹纽约的老嬉皮和沙龙主人,颇具神通的阿城也很崇拜他。他知道电影的改编状况,姜文的助手开玩笑似的告诉他:“北海老师,姜文要演你爸爸”。

10、华北首席影评人

看完这部电影,很多人都笑了:得罪影评人了,姜文还想得好评么?不过,他和“首席影评人”的扮演者史航实际上很投机,《让子弹飞》和《邪不压正》的剧本都是史航推荐的,姜文特意通过片尾字幕感谢。

史航也总是力捧姜文,替姜文的电影站台:

“我敢承认的是,在吃饺子蘸芝麻酱的朋友面前,醋是有罪的。”

“推荐张北海先生的小说《狭隐》,没提什么特别的希望,但导演是多么善良啊,他知道我想要什么,谬给我留了个角色:女主角关巧红的裁缝铺里,住着这么一位号称华北第一影评人的潘悦然先生。”

但周到君实在不明白,姜文让这位不识字的影评人成为太监,成为庄士敦的学生是什么意思?他是开心的票友,同时是单纯的丑角。

11、东棉花胡同39号

亨德勒爸爸告知李天然应该去哪里报案,地址是“东棉花胡同39号”。

你知道这个地址吗?这是姜文的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的地址,在北洋时期是政府总理靳云鹏的宅邸。

12、内务部街11号

相比东棉花胡同39号,内务部街11号来头就更大了。它是姜文长大成人的部队大院,《阳光灿烂的日子》马小军的家,《邪不压正》蓝青峰租给李天然住的地方。这让姜文成为了最喜欢向自己的作品致敬的导演之一,影迷也会因此会心一笑。

13、帕梅拉案

血液被抽光,内脏被掏空,美国少女帕梅拉死在北京城外,最后被栽赃在死无对证的亨得勒医生身上。这个莫名诡异又异常血腥的故事实际上也是有历史文本的。

历史上,帕梅拉是英国人,其父是英国领事馆领事和著名的汉学家。案件被查明是性侵杀人案,凶手是美国人,但因为西方各国和中国各方势力的潜流,真相被长期隐藏。

感兴趣的胖友不妨阅读《午夜北平:英国外交官女儿喋血北平的梦魇》。这部由帕梅拉案改编的纪实侦探小说获得了爱伦坡奖,不仅有离奇的谋杀,还有那个年代北京外国人的生活。

14、金门大桥

李天然在美国的生活非常光辉灿烂。打靶,跑步,练武,背景是标志性的金门大桥。

最有意思的是,金门大桥的建造时间正是1937年前后,剧组因此安排了焊工在金门大桥顶端闪出火花。

15、李小龙

姓李,在美国呆过,你想起了中国哪个名人?对咯,他就是武打明星李小龙。

唐凤仪在李天然洗澡的时候说:你应该叫布鲁斯·李(Bruce Lee),李天然在打朱潜龙时也亮出了李小龙的经典招式。

这是姜文送给原著作者张北海的礼物。张北海写李天然时代入的是自己,李小龙是张北海的偶像。姜文此举让偶像和粉丝合体,也算神操作了!

16、索尔维格之歌

王菲的《偶遇》是电影的主题曲,但并未在电影中出现。贯穿《一步之遥》的《索尔维格之歌》在《邪不压正》中再度出现,让人觉得忧伤又枉然。这首歌来自诗剧《培尔·金特》,被誉为“挪威第二国歌”。

还有《让子弹飞》中用过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622K第二乐章柔板》,这是莫扎特的“天鹅之歌”,莫扎特研究者罗宾斯·兰登认为:“莫扎特的作品中没有哪一部比这部作品带有更多最终的、静静的认命色彩。”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配乐也在《邪不压正》中登场了。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先后出现在《教父3》、《阳光灿烂的日子》、《邪不压正》,这种干净明媚的忧伤,与电影形成的反差真是令人扼腕。

还有更多古典音乐串烧:帕瓦罗蒂《偷洒一滴泪》(Una furtiva lagrima),管弦乐《宁静的湖水》(Sleepy Lagoon),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朝景》……

怎么讲,姜文就是一个讲究人,不夹带私货不成活。但这私货,本身也是一堂人文艺术课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