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魔都气温不断攀升,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动物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战高温考验。这些动物中的老居民,对于“度夏”这事早已见怪不怪,但一些刚出生的或者刚来到上海的新居民要面对魔都第一个夏天,还得在动物园的帮助下想一些妙招。来看看野生动物园里的新居民又什么好办法。
非常“2+6”,犀牛自学避暑方式
野生动物园里有6头非洲犀牛来上海不久。园方对展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特别扩大了户外活动场面积,场内种植了高大的乔木来增加犀牛们的纳凉区域。为了让喜欢“玩泥巴”犀牛能尽情玩耍,还添置了多处水池和大片泥地,涂上厚厚泥巴的犀牛身体既可以防虫蝇又可以起“防晒”作用。在饮食方面特别增加了多汁的果蔬,在饮水中还添加“夏桑菊”辅助。面对极端温度时,还会采取给犀牛冲水降温的措施。饲养员还透露,此次,还让2头“经验老道”的“原住”犀牛和这6头“新犀牛”一起生活,也希望它们交流和传授“避暑”经验。
白颊长臂猿一家三口:大树上好乘凉
野生动物园近期为长臂猿新建了一个小岛,模拟猿类原生态生活方式,四面环水,岛上绿树成荫、多个掩体暗藏其中。动物保育介绍,5月13日,居住在这里的一对白颊长臂猿夫妇诞下了一头长臂猿宝宝,目前正由夫妻俩共同哺育。白颊长臂猿是相对耐热性较强的一种动物,即便在35度的高温天里,还能看到它们在树林间穿梭的身影。这几天,在温度极高时,猿妈会主动推开怀中的小长臂猿,让它在树荫下的泥地上玩耍,自己则在一旁静静地守候,若有异常,则迅速地将宝宝纳入怀中。一棵高高的乔木上有个巢穴,近期一家三口酷爱在巢内栖息。当然,对于可能会出现的极端温度,园方还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掩体内安装了迷你风扇。
动物宝宝:除了靠亲妈还有奶爸在
刚满10月龄的大熊猫雪宝和芊金,跟着各自的妈妈悠然自得吹着空调,时而在木架上爬上爬下,时而抱头咬耳尽情玩耍,对于外面的滚滚热浪似乎没有太多的感觉。早晚天气凉爽时,动物保育员会把它们放在室外活动区域,一方面是为了让它们吹吹自然风,另一方面也增加大熊猫们的活动量,保障身体健康。
有亲妈“疼爱”的宝宝不知夏“滋味”,那些居住在小动物乐园里人工哺育的小老虎、小狮子、小领狐猴等又是怎么度夏呢?原来,它们也有自己的空调房。早晚凉快时,则由奶爸带在户外草坪上奔跑嬉闹。极端气温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奶爸会给动物宝宝洗澡冲凉。
全园总动员:善用药物,合理饮食,添置降温辅助设施
大热天,为了保障动物们安全度过夏天,动物保育员、动物营养师和兽医们动足脑筋。兽医们把“仁丹”和“夏桑菊”等抗暑应激药品分送到各动物生活区,由动物保育员分别把“仁丹”嵌入肉块、“夏桑菊”投入饮用水内供给动物们,以增强它们的抗暑能力。动物营养师根据各类动物的特点对饲料的营养进行合理分配,特别调整了一些容易中暑动物的饲料配比,给予多汁液易消化的饲料。园内还添置了降温辅助设施,如喷雾、喷淋、遮阴网、风扇、空调、冰块等。
除了动物们的各种花式消暑,园内多处的喷雾降温装置让整个园区仙雾缭绕,也起到了快速调节周边气温的作用,为游客清凉感受。
图片来源:野生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