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长宁|老上海名流爱的时尚部落,去新华路寻找哥伦比亚风情


作者:杉杉
编辑:黄吉
时间:2018-07-27 16:15

长宁的上生·新所在沉寂了七十年后,

终于向公众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同时也唤醒了一场

关于“哥伦比亚生活圈”的尘封记忆。

上期带大家阅读的

“万国风情风情住宅”新华路

就记录了“哥伦比亚生活圈”的精致优雅。

今天咱们再一起去新华路寻找哥伦比亚风情!

作为上海首批推进“阅读建筑(Read Shanghai)”项目的中心城区之一,长宁区商务委(旅游局)深挖建筑背后的故事,为老建筑精心拍摄了大片,并配置了中英文双语的语音介绍。

“哥伦比亚生活圈”的前世

我们如今所说的“哥伦比亚生活圈”,地域范围其实涵盖了现在的番禺路、凯旋路、新华路与延安西路一带。1925年,上海公共租界越界修筑了安和寺路(现在的新华路)与哥伦比亚路(现在的番禺路)。

酷爱马术运动的英国人在两条马路路口开设了一座“哥伦比亚马术学校”,一时之间,上海的有钱人纷纷效仿来此学习马术,华洋杂处的骑马者队伍不断壮大,使新华路与番禺路成为沪西一片的时尚部落,间接推动了这块区域从农田到高级的“哥伦比亚生活圈”的转变。

新华路185弄——雷文•法兰和哥伦比亚生活圈

走进静谧的新华路185弄,1号建筑的特色最为突出,它是一栋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底楼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为它带来了良好的舒适采光,二楼的露台透露出了优哉的休闲情致。

新华路185弄1号的命运起承,离不开哥伦比亚生活圈整体的兴建。1904年,美国工程师雷文•法兰来到上海滩,随后建立了中国房地产公司、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等。1925年,公共租界当局越界修筑了如今的番禺路和新华路,于是雷文•法兰的普益地产公司瞄准商机,开始购买大量的土地,并由邬达克设计、柴顺记营造厂施工,陆续兴建起多幢高级花园住宅,包括英式乡村、西班牙式、意大利式、佛罗里达甚至好莱坞等多国情调。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市面陷入萧条,雷文•法兰创设的美丰银行倒闭,资金周转失灵,因此,普益地产公司不得不进行清理改组,雷文本人则被美国法院判刑回国。

这个由雷文•法兰、普益地产公司、邬达克等打造出的“哥伦比亚生活圈”高端地产项目,在近一百年的历年之中,各界名流商贾、文人雅士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其中有两处留下了民族实业家传奇故事。

新华路483号——记录民族工商业的辉煌过往

新华路483号是一幢现代式三层建筑,由圆弧及平直线组成的简洁立面,整个立面造型也因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变得富有变化。住宅前的花园面积宽阔,绿草如茵,环绕着葱郁的树木,风景宜人。

它曾经的主人是实业救国、为民谋福的金润庠。金润庠和竺梅先一起先后创办造纸厂、制造烟草,始终以振兴民族实业为第一要务。在制造薄白纸板时,面对无资料、无专家、无经验的“三无”境地,坚持试制、无惧失败才终于研发成功。在试制卷烟纸时,重金聘请专家、引进德国机器,研制出属于中国的“船牌”卷烟纸,真正发展了民族工商业。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金润庠劝募物资、支援抵抗日军的军队,并拒绝与日商合作。直至1961年去世时依然留下了让子女为人民谋福利的遗愿。

新华路483号住宅虽然已经历60年的风雨,但依然保存完好,似金润庠的一身风骨,斯人已逝,精神仍在。

新华路231号——实业兴国护国的荣氏家族

新华路231号的这栋房子被称为“罗马花园”,是一栋具有意大利风格的英国乡村别墅,还有一座约660平方米的花园。这虽然是一栋英式建筑,但外墙面上,又有荷兰砖砌工艺的痕迹。

新华路231号里的故事与中国民族资本家族荣氏家族成员荣德生的女儿荣漱仁息息相关。荣漱仁将新华路231号的房屋借给国家来开办幼儿园,践行着父亲“比办实业更可贵的是办学精神”的理念。

从小生活在上海、就读于中西女中的荣漱仁继承父业,拼搏于工商界,解放时位居私营面粉厂经理、副厂长,建国后,率先参与公私合营。她还传承了父亲的优秀品格,心慈面善,投身于公益事业。她开办刺绣、缝纫等妇女技术训练班,出资、集资开办4所幼儿园,让千名儿童有了可以读书的乐园。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