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 ● 飞檐
川沙古城传统建筑多,你在古城墙公园,在内史第,在老街旧巷,有没有注意到,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一个明显差别就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这个名称叫“飞檐”。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指的是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部分,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被称为“飞檐翘角”。
飞檐为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
你看古城墙公园中的敬业堂,这飞檐,这形状,恰似飞举之势。
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高榜观游人。飞檐临古道,
飞檐,是怎么“飞”起来的?
飞檐其实包含两个部分,即屋盖翼角的起翘与出翘。
起翘,是指檐口在立面上从中间向角部呈现出不断升高的曲线状态;
出翘,则是指在平面投影上越向角部其屋檐出挑越大的形式。
也就是说:“起翘”解决了瓦片稳固的问题,“出翘”起了檐角美化的作用。
长仁禅寺和陈行关帝庙的屋檐就充分显示了这一个“翘”的过程。
转角显经纬,拐弯尽春秋。
飞檐设计构图巧妙,造型优美的屋顶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内史第的门楼,极像一顶官帽,端正庄肃;
而飞翘的屋檐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灵兽,似麒麟,像飞鹤,有人喜欢灵兽,有人喜欢祥云,或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代表着临水而居的亲水文化。
你看看川沙关帝庙、川沙城隍庙的飞檐上是什么?
知道了“飞檐”,你还必须知道中国古人还专门为此发明了一个成语:“飞檐反宇”,意思就是屋檐上翘,瓦头仰起。
形容楼阁、宫殿等建筑外形精巧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