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结界 | 飞机纷纷延误、取消,她主动“找事”化解旅客滞留和 “溢出”现象


作者:胡迎
编辑:胡迎
时间:2018-08-03 18:35

奔波9天又5个小时30分钟后,今天10时30分,台风“云雀”在上海金山沿海直接登陆。加上今年7月22日的台风“安比”,两周内有两个台风直接登陆上海,为有气象记录(1873年)以来首次。

伴随着台风,出于对民航旅客出行安全的考虑,机场“延误”“取消”航班信息陆续高挂。但今天,周到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并未出现大面积滞留旅客的情况。机场内的地服保障人员似乎也都颇为“淡定”,那么究竟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勇气”呢?

2008年春运大雪后,遇到啥都“淡定”

柴媛是南航上海分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浦东值机室负责人。虽说也是个“小领导”,但先后做过电子客票业务、生产调度、保障候机等岗位的她,其实一直都工作在一线。特别是台风这样的极端恶劣天气,她觉得在一线,更是需要有一位经验老道的“声音”为旅客答疑解惑。


■图说:老道“声音”为旅客答疑解惑

而在她眼里,“经过08年的磨炼之后,以后的事都不是事情。”柴媛所说正是2008年春节前,因为大雪有两班从虹桥飞往北京、广州的出港航班,因为天气原因飞机备降浦东。“飞机在浦东,但旅客和行李都在虹桥啊!当时几百名乘客和300多件行李用近10辆大巴从虹桥拉到了浦东。”柴媛说,在看到这么一个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时,她和她的同事全都傻眼了,“男同事们刚刚还在身边和旅客解释着航班情况,一瞬间就淹没在人群中了。”

男同胞都被旅客拖住,忙着解释航班备降的情况了,只剩下柴媛等5个“半边天”的女同志了。飞机还要飞,但300多件行李还要重新过安检,再送到行李房,用拖车拖上飞机货舱。“没办法了,只能我们5位女同志一件一件搬下车,再一件一件再过安检。”柴媛说,但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回家心切,值机处停留了大量的旅客,这么多行李靠服务柜台的传送带再过安检已经不太现实了,“你如果在大家情绪特别激动的情况还要求他们一一配合,指不定一个矿泉水瓶就飞过来了。”于是她们五人又“偷偷摸摸”在机场安检的帮助下,将行李转移至超规行李房间一一过检。

春节期间,行李箱都特别大又特别重,几小时的搬运下来,柴媛和她同事们身上全是乌青块。所以,在经过这次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历练后,柴媛觉得,之后她们再遇到任何特情时,都能“佛系”处理,保持“淡定”了。

主动“找事”,化解旅客滞留和 “溢出”现象

对于台风,柴媛说她有两个“怕”,第一个“怕”是台风前和台风中,担心旅客在机场大面积滞留;另一个“怕”则是台风后航班开始补班,怕出现一趟航班上旅客“溢出”的现象。

为应对这些情况,在台风来临前两天,在南航的每日航班运行讲评会上,就有针对地进行计划准备;到台风前一天下午4点半正式部署任务后,地服人员就进入“实战”转态,直到第二天早上9:30换班。若是像之前“安比”台风,延误和取消比较严峻的就要继续加班,持续到现场(旅客、航班)平稳后才可以下班。

■图说:上午10:30,地服人员因连夜工作,见缝插针小憩或就餐,以补充体力

“台风没来之前,我们就要对航延餐食、酒店的可利用房间做到心里有数。台风当天一早,就会帮忙旅客尽量签转,特殊旅客等也会尽早安排酒店等休息。避免过多旅客滞留在机场。”柴媛说,等到了台风之后,大量的旅客需要集中出现,但往往又会有很多航班,改了机型(大改小),就很容易出现航班溢出的情况。

7月22日的台风“安比”过境后,南航上海地服就监测到,原本23日补班从浦东飞往大连的两个航班因为机型变更的原因,溢出了40多位旅客。“22日晚上在了解了情况后,我们就马上主动出击,由工作人员在销售系统里着手联系团队旅客。运气还不错,当时正好有两个旅行团共43人,通过我们的解释和说明,同意改签成23日晚上CZ6526航班。”

“为什么你会觉得机场有点‘冷清’,或许都是我们提前主动‘找事’,把现场可能遇到的状况提前解决了吧。”柴媛告诉记者。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