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极七年,告诉你“北极熊灭绝、32℃高温”的真相


编辑:马潇
时间:2018-08-08 12:26

“北极32℃高温、北极熊灭绝”的新闻引发恐慌

这两天又出现反转,“北极熊安全着呢”

到底真相怎么样?

我请来了7年多次进出北极的博物学家

最近,热浪席卷,纷纷创下全球各地夏季高温的历史纪录。

这一异常高温还引发欧洲广泛的野火,甚至出现了一些骇人的新闻:北极32℃高温,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再也看不到北极熊。

瑞典西部森林大火

朋友圈一片哀嚎,呼吁保护地球。

不少人为难地说,“开空调对不起北极熊,可不开对不起自己。”

全球变暖的确人人有责,但是不能靠虚假事实、没有调查采访就来骗取点击率。

我请来了博物学家段煦给大家解答。从2011年起,他就开始组织北极的考察活动,多次进出北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5年前,北极熊也被热死过?

几年前有一件类似的事件,同样火速被传播开来。

英国《卫报》记者在北极看到一头死去的北极熊,在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就把这头熊的死同样归结为全球气候变暖,制造了一条“气候变暖饿死北极熊”的爆款。

具体文字描述如下:“近日,在北极圈挪威svalbard群岛,惊现一只瘦成毛毯的北极熊尸体,这只本该具有超强大捕食能力的巨型动物,在一场北上搜寻海豹的绝望之旅中活活饿死......专家认为在不远的将来,由于全球升温冰融加剧,北极熊无法再在海冰上猎捕食物。”

是不是跟最近的新闻很雷同?

在发现这头死熊时,段煦就在现场,还对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尸检。也是当年国内辟谣的第一人。

他发现,有两个最直观的证据显示——这是头老年的动物,并且老得吃不动东西了。

综合其他因素,他得出的结论是:那头失去尖牙和利爪的老年北极熊,无疑不管全球气候变不变暖,它的结局终归只有一个:挨饿→消耗自己的脂肪→消耗殆尽后死亡。

针对这些北极熊新闻,段煦直言,“我也希望那具熊尸可以成为警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好教材,但很可惜,通过观察,发现这样下的结论比较牵强。”

他指出:

“全球气候变化对浮冰和北极熊之间的影响,那是一个要相对长期的、记录过相当大比例的个体后才能得出的结论。仅仅因为在陆地上看到一具死熊尸体,就断定它们过得很糟,这样得出的结论都是片面的。”

北极测出32℃,很反常吗?

大部分国内媒体说,录得32℃的高温区域是“北极” 。

按照地理学定义,从北极圈即北纬66°34′到北纬90°的北极点,都被称作北极地区。

这个地区跨越20多个纬度,从郁郁葱葱的森林草场到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环境差异很大。

我去翻了外媒的报道,其实是有明确坐标的:“据当地时间7月30日下午2点30分,测到32℃高温的具体位置,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班纳克地区(大概位置在北纬70°,东经24°附近),而该地区周末两天也都分别达到31℃和30℃。”

班纳克地处北欧顶端,高于北极圈下缘560公里。此外,挪威西部的峡湾地区也在近日飙上33℃高温......

碰巧的是,2016至2017年间,段煦在北极三次的考察工作区就是与之相近。他的一些图片或许能帮助大家还原,近期这一区域的情况。

莫舍恩地区(北纬65°东经13°,距极圈还有“最后1纬”)有着非常温暖的冰川融湖,看周围的植被就不是近年才融化的。

是以桦木科和杨柳科构成的阔叶林,以上是欧洲云杉构成的针叶林

接近北极圈的花海,这些黄色的花几乎都是株高30cm以上的蒲公英和毛茛。

还有发育有株高大约15-20cm的禾本科牧草草场,可饲养出出肉率非常高的海福特牛。

它们的腱子肉弹性十足,适合煎制三分熟的牛扒。

好吃的茶藨子硕果累累,这里距离北极圈还有最后百公里。

盛夏季节的柳兰盛放出娇艳的花朵。

进了北极圈你以为该冷了吧?不。

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里十分温暖湿润,夏季出现30℃以上的温度不足为奇。而且,这样的森林不会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就是说天气不是突然变热。

欧洲赤松

进入北极圈以北70公里,你能感觉这里是北极吗?这里的牧场也不是近几年就能长成的。

进入段煦工作面的北缘,接近测得高温数据的北纬70°附近,公路边的树木依然葱茏。

生长在北纬69.5°的兰科植物

综上,段煦对北极地区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做了个分析:

“北极地区是被周边发达国家居民区的大陆包围着的海洋,海水本来就暖和,而测得高温的地方长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就更加暖和。”

“这几年,附近极圈周边盛夏季节达到26℃到30℃的时候很多。如果有热浪来袭,恰逢中午,太阳当头照,出现个32℃的高温,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他指出,地球回暖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事情。“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冷了200多万年的地球,在距今一万多年的时候逐渐变暖和。然而,直到现在,还远没有达到她孕育生命以来最和暖时期的温度。”

但段煦也明确表示,“这个数字还是值得关注的,毕竟是近年这一地区测到的最高温。北极的夏天越来越热,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避免人为因素加剧气候变化,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必要的。”

北极熊是不是快灭绝了?

北极熊现在在北极过得好吗?

段煦说道,北极熊目前还是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我翻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15年的评估,资料显示:

这19个种群里有1个在增长,3个在衰退,6个趋势稳定,剩下9个数据不足,整体趋势是未知。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海冰每10年减少13%,预测接下来三代熊时间里数量几乎不可能减少80%以上,所以归类为VU(易危)。

换句话说,不是生死存亡关头,但并不乐观。

先要科普一下:北极熊的主要捕食方式是等在冰洞上守海豹,如果冰的面积减少了,它寻找合适的冰就要花更久,捕猎难度也更大。

所以北极熊的身体状况,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年龄和捕食的技能。青壮年而技能强的,体型大,体质好。

另外,能否赶上浮冰群也很关键。在赶上浮冰的北极熊群体中,即使大部分个体都有海豹吃,可以长得很胖,但也不能排除捕食技能不如其他熊的笨蛋在浮冰上挨饿。

“其实还是浮冰问题。总的来说,跟全球气候变化肯定有关系,绝大多数的影像记录和媒体报道都是真实的。”段煦直言。

你以为北极就是冰天雪地?

错了

大家对北极有什么印象?我问了几个朋友:

萌萌的北极熊,胖乎乎;

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

冻死了......

段煦眼中的北极夏天,并不是那么冷冰冰,反倒可爱多了。他以斯瓦尔巴群岛(也是北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为例,给我们解开几个常见的误区:

盛夏的北极,是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

段煦告诉我,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斯瓦尔巴群岛夏季的气温可达到0~7℃。

这时,地面上会开满缤纷的鲜花,包括挪威虎耳草、北极罂粟、雪毛茛等30多种有花植物。

为了吸引昆虫授粉,北极的花也会争奇斗艳。除了鲜花,苔原上还有大片的“矮小森林”——几厘米高的极柳群落。

岩石下的一片森林

北极还有一个奇特现象,花会围绕着淡水沟生长,形成鲜花带。

再加上北极狐、欧绒鸭、白颊黑雁的点缀,整个斯瓦尔巴群岛的色彩很丰富。

“极地荒漠”中的无茎蝇子草小路

开在山坳里的总苞蝇子草

仙女木

鸟粪把悬崖染成粉红色

在北极,有一道著名的奇观——粉红色鸟悬崖。

这并不是因为石头是粉红色的,而是被厚嘴崖海鸠的粪便覆盖了。

因为北极海鸟嗜吃北冰洋甲壳类动物,包括小虾,钩虾,磷虾等。

这些虾体内含有虾青素,海鸟消化后自然会拉出来粉红色的便便。

彩虹是白色的

在靠近北冰洋夏季浮冰的区域,有时气温会降到很低,天空中会出现极地特有的白色彩虹。

因为气温太低,空气中的小小水滴会凝结成小冰晶,所以彩虹看上去也呈现出白色。

也就是说,北极彩虹被冻成白色了。

北极的夏天充满活力,是不是很可爱?尽管报道里很多细节是经不起推敲的,但大趋势还是严峻的,我们依然不可以掉以轻心。

不妨从身边小事做起:

1、购物自带环保袋2、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尽量自带水杯,使用可重复利用的饭盒4、减少使用塑料5、尽量无纸化办公7、随手关灯关电脑,夏天尽量把空调调高一点8、在有条件的情况种一些绿色植物9、 尽可能选择棉、麻等自然质地的衣物

来源:外滩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