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学好英语只要背单词、记语法、题海战就有用吗?NO!


作者:董川峰
编辑:董川峰
时间:2018-08-17 17:0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远比考试拿高分重要,阅读时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受益终身。”今天,在2018年上海书展上,英语教学专家、《新概念英语》中方作者何其莘教授现场和中小学生们交流分享英语阅读学习的经验与方法,指导大家从英语阅读做起,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水平与能力,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何其莘教授和杨孝明教授联袂完成的国内首套自主编写的英语分级读物——《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

何教授从事英语专业教学40余年。我国高校的英语课上,在大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有哪些可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避免?他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大多数大学生缺乏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也缺乏浓厚的兴趣。

何教授告诉现场的家长和学生,语言学习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从牙牙学语到流畅表达,其间需要持久、大量的输入与输出练习,并且不同年龄阶段需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譬如,3至6岁的启蒙阶段,强调通过鼓励儿童模仿跟读,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小学阶段,需引导孩子从跟读转向自主阅读,慢慢开始培养英语阅读的习惯与品格;中学阶段,重在拓展阅读面、提升阅读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初步的英语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到了大学阶段,则在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阅读英文原著的能力。

“近20年来国内的外语类出版社推出了不少引进的英语读本,出版社在书中增加了中文的生词表,配了一些练习。就拿前几年很流行的一套儿童英语视频《小猪佩奇》来说, 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视频,因为片中的角色很可爱,那是一套英国针对本国学龄前儿童拍的动画片,娱乐性很强。”何教授认为《小猪佩奇》在我国可以用作试听训练或作为英文小电影来看,但是它却不适合在中国给初学英语的孩子当主干教材。他们的教材和读物在中国多少有点水土不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年前启动了《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系列读物的编写,根据最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要求,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加快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帮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讲好中国故事。

这套丛书涵盖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各个阶段,共171本书。何其莘教授介绍,幼儿园的亲子读本以模仿为主,激发孩子对英语的好奇和兴趣,用贴近儿童真实生活的场景和语言,慢慢引导孩子用英语来讲述幼儿园和家庭的日常生活,尝试用英语来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小学的分级读物以培养孩子英语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由阅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由好奇引向求知。语言简洁,朗朗上口。中学的分级读物以拓展学生阅读范围、开阔视野为主要目标,涵盖了人文社科、社会文化及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英文书名readathon是由read和marathon两个单词合并而成,代表着一种持久阅读的理念。“这是终身学习的最佳形式,也是学习语言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何其莘教授说,在写作过程中,努力使读物中的每本书,适合该特定年龄段的中国学生的思维模式、认知水平、中文词汇量和兴趣爱好,符合我国中小学现行的课程标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