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国学大师的大学成绩怎么样?他的朋友圈都有哪些人?这本日记将我们带回到80多年前的清华园


作者:李晓明
编辑:李晓明
时间:2018-08-19 15:17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谁曾想到,他在大学时各科成绩居然徘徊在不合格边缘,而且也和很多普通大学生一样,平时喜欢写写日记、发发朋友圈,记录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的大学生活记录,汇聚成一本《清华园日记》,让我们仿佛回到了80多年前的清华园。

昨日,东方出版中心携手季羡林读书会在上海书展活动现场举办《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新书发布会。本书校注者(季羡林读书会推广人)叶新先生、季羡林学生梁志刚先生、季羡林读书会发起人王佩芬女士在活动现场与读者一起分享国学大师大学日记的阅读心得,共话85年前清华大学的师生趣事。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由季羡林版权代理机构国华羡林(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东方出版中心出版。通过全面梳理日记所载内容的相关资料,该书为读者还原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清华大学在读生”形象,清晰勾勒出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大学时代的思想发展脉络。

校注者叶新教授花费整整5年时间,依照85年前季羡林所记清华大学上学日记原稿(全三册,季羡林手写日记原始簿册),对日记中记载的人物、地点、事物、活动等,包括文字错漏,一一进行细致考证,最后完成注释485条,索引相关人物224位。同时叶新教授还整理出季羡林大学四年的成绩单,同系同级同学的名录及毕业去向,大学期间创作、翻译和发表的文章清单。为了便于读者更全面理解日记,该书辑录了季羡林在此期间创作发表的散文,编选了部分有关清华园师友回忆文字。

在活动现场,梁志刚和叶新分别回忆了自己与季羡林先生交往的往事,以亲历者身份为读者描绘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率真、本真、求真”的日常待人接物形象。作为北京大学东语系的学生,梁志刚师从季羡林先生,他对《清华园日记》的来龙去脉较为清楚。他讲述了日记原稿几经波折后失而复得的故事,特别讲到季羡林日记体现出来的“率真”以及在日记第一次出版时季羡林先生要求一仍其旧、一句话也不删的“本真、求真”态度,这正是季羡林日记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三位嘉宾还与现场观众一起对那个年代清华大学师生之间的趣事进行了热烈互动。这些事情也都是现在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譬如:借看女子篮球赛机会去看女生大腿,外文学习总感悲观但还是下决心要学好,受不了规定的功课喜欢图书馆的自由阅读,想看书不能沉下心想不看又丢不开,作文时忽而才思枯竭忽而思如泉涌,为生活费发愁为毕业去向发愁,考前临时抱佛脚考后大骂教授,对应制式毕业论文感到无聊又不得不为,与朋友交谈后对“戴着面具”感到压抑和无奈,为时政时而失望时而激动时而镇定,时常心烦意乱莫名惆怅,经常东晃西晃啥都不愿做,不断寻找意义却又常常否定……大家都仿佛回到了各自的大学时光。

今年上海书展期间,东方出版中心还举办了余秋雨文化访谈(《北大授课》《台湾论学》《境外演讲》系列图书)、刘心武最新作品集《恕》新书发布会、李骥《认错》新书发布会等活动。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