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低头族浑身布满电子垃圾


作者:詹皓
编辑:詹皓
时间:2018-08-20 16:21

或许这里的展品您有点不习惯,或许它跟您印象中的传统工艺美术有点距离,或许它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一个新纪元——由中国美协和上海市文联主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即日起至9月20日在上海龙现代艺术馆举办。和通常的工艺美术展不同,此次参展者大多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作品带有强烈的学院气质、当代精神,一扫以往同类展览中的俗气、匠气,许多观展者表示,这个展览欣赏价值很高。

用大头针、橡皮筋创作的作品

此次工艺美术大展旨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中国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振兴发展。本届展览主题为“传统工艺的活力”,突出传统工艺的现代活力。

以往工艺美术展览中最常见的陶瓷、玉器不再占据主流,反而是玻璃、金属、纤维、漆器等作品为多,很多作品都是几种工艺材质的混搭,比如玻璃和金属、大漆和陶瓷、竹木和玻璃混搭的作品。

甚至还有用大头针和橡皮筋创作的装置作品《弹性的方式》——

用大漆、瓦灰、麻线、钢管制作的作品《青天》——

兰州粗陶表现共享单车现象

这些年由于高校重视手工艺的教学探索,学员们的视野空前开阔,思维活跃,创作源于当代生活,为传统工艺美术带来了一股新风。本次大展上,许多作品带有社会思考、人生感悟和跨界思维特征。

一位作者用兰州粗陶创作了《扫码用车》——

粗陶烧制而成黑色扭曲的自行车钢管,让人对城市高速发展的共享单车现象产生了深度反思。

作品《光阴的歌》——

作者选用了三块破残的老砖,上面刻划出古塔和城墙的台阶,历史观照的意味十分强烈。

用亚麻纤维制成的作品《工业与自然》——

虽有高度抽象的作品名称,但每位观众看到一头小鹿和它肚子里被掏空后置入的马达,就一定会有所感悟。

由丝和蚕蛹创作的作品《重生》——

在一条三米高的丝绸上布满了上百个蚕蛹,其视觉效果和作品寓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

大型综合材料作品《请抬起头》——

针对都市低头族现象,但每一位正在埋头看手机的人物,通体都是由废弃的集成电路板制成,远观犹如一堆电子垃圾,令观者无不警醒。

一些学者看展后认为,这样的作品已经属于当代艺术范畴,它们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的语言形式和表现内涵上,大大地突破了。

卡通版“泥人108将”

工艺美术和其他美术形式一样,最忌人云亦云,或者带有明显的抄袭痕迹,这在以往,也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通病,而本次展览上,这样的痕迹非常少见,原创,几乎是参展者的集体身份证。

现场有一些传统题材的作品,但是作者们带有明显的创造性,将个人艺术经验和悟性带入了作品。

传统的大型惠山泥人作品《水浒108将》——

作者在用料和色彩上还是传统路线,但是每个人物的捏塑都使用了水墨中的大写意手法,寥寥数笔,便把人物的神采和姿态塑造得夸张、灵动,带有卡通趣味。

即便如《马上封侯》这样传统的吉祥题材,两位不同作者都涉及了这一题材,但分别都带来着明显的创造性和强烈的新鲜感。一件用陶土烧造的马,带有毕加索式夸张的几何形状——

另一件玻璃版《马上封侯》,马和猴的色彩对比强烈,动物肢体变形明显,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本次大展主办方表示,本次展览涉及玻璃、金属、纤维、漆器、首饰、织绣、编织、雕刻等8个工艺类别,重点将高校手工艺创作群体作为作品征集的主要对象,旨在发挥高校手工艺在连接乡村手工艺、城市手工艺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作用。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