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旧中国没有和平,国民党政府软弱腐败,让本当幸福而安居乐业中的中国百姓遭受日本鬼子的侵略而堕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美好的大场和整个中华大地一样饱受煎熬。八一三日本鬼子炮火连天、生灵涂炭。淞沪会战上海东北方圆几十里一片火海。时光把我们带入到淞沪会战之大场之战......1937年9月下旬至10月初,日本侵略军调集了第101、第9、第13师等精锐部队和各种增援人马,加入了海军派遣军的作战,至此日军在沪吴淞口外总兵力已逾20万之多。10月4日开始,日军正式以大场镇为战场突破口,疯狂地发起了进攻战战斗;在当时远离市区的大场一带均是苏南河流平原,几乎没有半点可以作为防守的天然屏障。日本侵略军凭借自己的装备精良和训练有素,在空旷的平坦郊区野外,形成了锐不可挡之势。然而、国民党政府只能仓促地从全国各地调来军队,疲于奔波的中国军队,几乎连象样的工事也无法修筑,军人除了手中简陋的武器外,只能凭血肉之躯舍身爱国,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战争场面十分悲壮,中国军队常常整连整营地全部战死,加上通信又落后所以后面部队只能奋起压入正面战斗前赴后继......
据88师师长、战后升为70军军长的孙元良回忆,”我们一个师1万5千人,打到最后仅剩2、3千人。国民党将领何应钦也在回忆录中写道,淞沪会战,我军消耗竟达85个师之众,伤亡将土有33万3千5百余人。曾有亲睹淞沪会战的记者发文写道:“中日双方在上海的军事冲突是在一个河流纵横,但铁路很少的乡间发生的。坏天气对于军事行动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日本兵集马匹作为雨天泥泞,湿滑的交通工具,日本兵把宝山方圆几十里的村宅民房拆毁,把所拆下木头,板料全部送至前线,铺路作为铺排战道,他们直扑大场,而我方据(每日电讯报)记者对中国军队阵地的描述道“中国士兵们在进了水的战壕里,其条件使人想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佛兰德战场上的阵地”。这样的恶劣环境与气候件中、大场战线上,中国军民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
激烈的大场之战持续不断,日军在1937年10月11日又调集了各种大量的火炮,又调集飞机狂轰滥炸,一个夜里就出动了150架次飞机,密集地向大场镇投下了160多吨炸弹,把方圆几里都变成了焦土,我方第18军几乎全军覆没,不久大场失守,惨重伤亡的中国军队及第三战区,只得退守进入苏州河南岸,在此左翼军队也的迫于转移,日本人攻下占领大场、江湾等线后,又调集部队进攻北站市区,于10月27日又疯狂地向真如镇扑去。日本鬼子占领上海后,又在大场镇北街,强行拆房建造了大场机场,把好端端的一座美景大场破坏了,屡屡战火,处处伤痕可见至今屹立在镇北街口的二棵几百年的白果树它用尚存的斑驳累累的残枝挣扎地向你叙说......
那是民国二十七年到民国三十七年的十年间,大场周边狼烟四起,土匪出没乡里,哪一家穷人卖掉牛或羊、稻谷或棉花。晚上土匪上门敲诈,什么灌冷水、剥猪猡、烧屁股什么残忍手段都想得出来,残忍手段全用尽了。大场是北上海的门户它又是一块龙水宝地,大场镇西南边就是旧上海最大的坟场公墓:大场公墓、佛教公墓、 浦园公墓三大公墓相毗邻,许多名人过世均安葬于此。上海市区租界里的许多外国人,死后也寻葬大场公墓。《记得儿时候,经过公墓,标新立异的各种墓碑、石雕,林林总总,好象万园博览历历在目》。特别是大场公墓的各种石雕和铜人,大道二侧林立着汉白玉的石马和神兽,坟头有各种信仰的饰物,特殊惹眼的巨石十字架,再有南邻东侧的佛教公墓,大门雕拱彼为壮观,达摩和尚取经唐僧,十八罗汉琳琅满目,好象夹道肃穆而立。远在二里南首的浦园公墓传来了诵经声和钟鼓声,这浦园公墓也有来头,中心广场盖起了三、四间庵庙,殿前广场,汉白玉石鼓竖立二旁,石雕狮子庄严威武,庵内香烟妖烧,铜铃与鼓声、念经声阵阵不断,好象在告慰逝者安息。可惜这宁静的一切都给日本鬼子侵略给毁了,日本兵无恶不作,他们到处烧杀掠抢,四处奸淫,寻找花姑娘。大场百姓苦不堪言,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共产党地下组织也就用公墓隐蔽开会和掩藏伤员。有一事值得一说,大场南边靠近真如军用电台边有一个周泾桥的村上,出了一个大土匪,此人组织人马打富济贫,彼有侠客之气,他叫周晓炳,这周晓炳无人不知每人都晓,共产党组织就盯上了他,叫联络人约他到浦园公墓见面,给他讲了革命道理,激发他爱国抗日之精神与斗志,几经来往。周晓炳后来干了一件传闻四乡八里的大事;一天,周晓炳知道真如电台的日本兵喜欢吃鱼,他约上二位弟兄,找了邻电台的河浜拷鱼,大场乡下河道交叉,河鲜丰富,人们均用竹编的水斗来到河浜拷水干捉鱼,果然,电台里走出了二个日本鬼子,欣赏起周晓炳拷鱼,拷到一半河中鱼贯窜动,日本兵兴奋地哇哇大叫,指手划脚兴舞足蹈,周晓炳乘其不备,听啪啪,二铁耙狠狠砸下去,二个狗日的头脑开花,脑浆四溅,周晓炳与兄弟们急中生智,把二具尸体深埋进淤泥中筑坝,不留下任何痕迹,此事电台鬼子整整搜查了二个多月。没有半点线索,鬼子发疯了。他们派部队包围了大场东市梢的香花桥边,座落在走马场北边的宝华寺,把庞大的一座百年古刹给放火烧了。因为他们知道了,这宝华寺收留和暗藏着抗日伤员和爱国志士。亏得地下党早有防范,伤员早已转移。大场靠近市区最近的场南一带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把南京晓庄育才中学从抗日始搬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又把重庆的育才学校搬迁至上海,座落在大场的场南沈家楼南侧,这育才学校一搬来就带动了周边的农民学习文化运动,他们学懂了陶行知先生他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行践知识之路的教育救国理念”。爱国主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协助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在育才学校的建立与发展。当时有张劲夫、操震球等一大批共产党员,核心骨干在这里成长。时将全国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组织又增派了一大批骨干力量补充上海。我们郊北大场就在以陶行知育才学校为基础,山海工学团中以教员身份为掩护,青年美术教师富华就是其中之一,并成立了富华为首的共产党郊北地下支部,这郊北支部旨在发展社会各界力量,发动成立农民青年义勇队,组织大场农民减租减税减息,发动群众与地主土匪和封建迷信势力作斗争,与国民党反动派和以陈友仙为首的伪区长做斗争。暗中旨在为策反国民党将士,保卫大场机场,和真如军用电台,打通和护送地下党经大场与江北的地下交通线,劝降土匪改邪归正为解放上海出力。特别一提的事抗日土匪周晓炳被地下党策反,为解放上海的西路解放军领路进入市区。(八十年代我曾经几次采访过,解放上海地下党中青年骨干,也是富华一手发展的大场本地农民诸如沈增善、李毛弟、濮金宝等人。现均作故。也采访了当时农民义勇队骨干孟根根先生)。大场地属交通咽喉。他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广大的大场居民对共产党号召的积极响应。同时也造就了富华为首的共产党郊北组织,为迎接解放上海而做出的积极贡献。孟根根先生曾经特别地给我们讲起富华的英勇事迹。富华满族人,正蓝旗。出生于北京。儿时几经磨难,抗战时逃难于南京,12岁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少年时就任南京市鼓楼区区委书记秘书、交通员后派入江北区。17岁被委任为上海郊北共产党地下组织负责人,他公开身份就是行知小学美术老师。当时老师都是跟学生吃派饭的。所以富华深入百姓家。在灶间,田边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并组织人员筹备为迎接上海解放而成立的青年队,以练拳为名的武装力量。不幸的是一次地下党组织群众骨干开会时,被叛徒的告密,国民党军警包围了濮家头村胡家宅,富华为了掩护大家,自己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震慑农民群众,当场爆打富华并残忍地打掉了他的门牙,见富华威武不屈,硬把他丢入隆冬冰封的河里浸泡,他宁死不屈,他们又把奄奄一息的富华关进了淞沪警备司令部。几番严刑逼供,上老櫈,灌煤油,灌辣椒水,打断了富好几根助骨。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敌人只得把他关进了提篮桥的死牢,等待安排枪毙。好在富华出生于武林世家,一直长期练武练就了强筋铁骨,才度过这鬼门关。当时解放上海炮声隆隆,国民党仓皇在逃,他们首先把地下党李白先生枪毙了,随后要枪毙富华。当时大场全体百姓心系富华的安危,几位大胆的农民天天前往坟场,认领收尸。好在解放军进军神速上海外围几处突破,解放上海迫近巷战,国民党要员们纷纷逃离吴淞口,民主爱国人士四马路小菜场老板濮阿林多方出面几番营救,地下党组织趁机突击组织广大狱友暴动,许多伪政府公务员看到大势已去,在共产党政治攻势下识务投诚过来。上海的解放正好从枪下救了富华,同时也救活了许多被国民党下达大屠杀而未及屠杀的广大革命志士,和一批群众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