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镇丨亭林腰鼓——为天地配乐


作者:沈荣雄
编辑:丁夏
时间:2018-08-31 09:44
编者按: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金山人民广播电视台FM105.1开设“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美文诵读栏目,每天在早上的7点半的《家在金山》栏目播出。文章选自广大市民40年来发生在金山的那些影响最大、最难以忘怀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内心感悟……优美的文字叙述,通过主持人的声音来描述和赞美金山非遗文化发展传承,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记忆、家乡印象,传承乡土情怀,守护精神家园。
 ◆ ◆ ◆  ◆ ◆ ◆  ◆ ◆ ◆  ◆ ◆ ◆  ◆ ◆ ◆  

为天地配乐

你说天地间什么声音最大?那一定是电闪雷鸣了!而在所有的乐器声中,你说还有比鼓声更大的声响吗?鼓声,无疑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音乐,它是风雨雷电在人世间的化身。

古人认为震动发出的声响能与天地鬼神相互感应,鼓声就是人与天地神明交往的媒介。因此,鼓被广泛用于祭祀、祈福等重要活动,甚至成了古代战争“鼓舞”士气必不可少的装备,这也是成语“一鼓作气”的由来。后来,鼓的家族逐渐扩大,繁衍出不同的种类,于是,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腰鼓就出现了。

腰鼓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框两端有环,用绸带系在环上悬挂于腰间,故称腰鼓。表演者双手各执鼓槌击打,并伴有各式舞蹈动作。(宋)苏轼《惜花》诗云:“前年赏花真盛哉,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可见腰鼓在宋代就已经很盛行了。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只有北方才有腰鼓表演:在奔腾的黄河边上,一群扎着羊角巾的陕北汉子,挥舞着系有红绸的鼓槌,敲击出铿锵有力的鼓声,欢快、激烈的动作与苍凉的黄土高原浑然一体,有一种惊天动地的气势。

其实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有着众多的腰鼓表现形式,它既是一种民间舞蹈,更是一种民俗活动。广大民众用打腰鼓的这种艺术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情感,去表现他们的意愿。

腰鼓,作为中华民俗文化形式中的一朵奇葩,在良渚文化发祥地之一的金山亭林,历史同样悠久。时至今日,由于史料散失,亭林腰鼓的来历已实无可考,但在亭林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中,我们仍能听到腰鼓这种古老乐器隐约的铿锵鼓点,或为驱鬼,或为逐疫,或为祈福,或为庆丰。这鼓点,从史前走来,留住在千年古镇亭林,成为江南水乡亭林别样的风情。

亭林腰鼓,原为逢佛事庙会,民众以自发形式击鼓助兴的活动,表达了亭林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1949年后,亭林腰鼓则大都表现为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改革开放后,亭林腰鼓成为民众群体组织,用来装点各类庆典活动的恢弘场面。尤其是近十年来,亭林腰鼓这项古老的民俗活动,逐渐从沉睡中醒来,犹如千年古树在春雨中绽出一枝新芽,古老的亭林终于传出唤醒记忆,象征新生的第一声鼓点。那些身体发福的大妈们,明眸皓齿的女孩子们,阳刚帅气的小伙子们,循着鼓点欢呼雀跃起来。

春风化雨,众溪成流。2006年,亭林镇文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将腰鼓列为亭林镇“一镇一品”的文体特色项目。经过十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亭林腰鼓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逐渐形成融合以音乐、舞蹈、秧歌为一体的健身腰鼓,逐步形成以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细腻、典雅、柔美、灵动的鲜明艺术风格,被誉为“江南第一绝”,可与神州第一鼓的安塞腰鼓南北呼应。

亭林腰鼓,体现了亭林人在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的精神,展现了亭林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性格特征,是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8年开始,亭林腰鼓数次荣膺市、全国腰鼓比赛一等奖。2013年,亭林腰鼓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亭林镇文体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后,亭林镇将以目前一枝独秀的腰鼓,逐步发展到十余种鼓艺竞相争艳的局面,进一步做大、做强亭林鼓文化,努力实现“要看鼓,到亭林”去的目标。

如今,在千年古镇亭林,每逢盛大喜庆的日子,总可以听到热烈而激昂的腰鼓声。表演时,每人左腰挎一个尺半长之圆形小鼓,双手执系彩绸的鼓槌一对,边行进边击鼓,有正击、顺击、倒击、胯下击等各种击鼓花样。腰鼓队可大可小,少则十多人,多者百人、千人以上,队伍庞大,动作整齐,舞姿飘逸,鼓点遒劲,十分壮观,展现出了亭林镇深厚文化积淀的无限魅力。目前,从幼儿园、中小学,一直到中老年队,亭林镇拥有腰鼓队40多支,鼓手近万名。腰鼓队已成为亭林地区一道绚烂多姿的文化景观。

腰鼓,作为一件器物,是极其普通的,但从亭林腰鼓自古到今走过的历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视作为生命,而亭林腰鼓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我们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如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唯一的出路是:创新!而创新的前提就是:保护!这是亭林腰鼓“申遗”的初衷。

腰鼓,无疑是最具震撼力的民俗活动表现形式!跳跃,击打,奔跑,呐喊,再加上振聋发聩的鼓声,使腰鼓无限地膨胀出欢快的气氛。让生命多一些绚丽的色彩,让生活多一些铿锵的旋律,让亭林腰鼓在传承中敲打出更加激荡的生命鼓点,让“鼓文化”在创新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为社稷祈福,为梦想起航,为天地配乐!

说句题外话,第一次听说起亭林腰鼓时,还以为是亭林腰果呢?眼前立刻浮现出一盆腰果来。这样的联想很正常,亭林不是还有亭林月饼有名嘛?反正都是吃的,后来才搞明白是亭林腰鼓。更令人惊奇的是,亭林腰鼓已与亭林月饼一起,双双成了“非遗”保护项目,为亭林文化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两翼。

来源:i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