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智慧砖将亮相外滩,上海国际景观照明展今天开幕,带你领略炫酷灯光科技


作者:郁文艳
编辑:郁文艳
时间:2018-09-03 17:41

今天,上海国际景观照明展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周到君在展会现场看到了一批景观灯光领域的新创意、新科技和新产品亮相。其中,一种太阳能智慧砖颇为引人注目。它铺在地上,既可以当地砖,也可以用作景观照明,还可以给手机、汽车充电。据悉,这种太阳能智慧砖即将亮相上海外滩。

太阳能智慧砖:会发光,还能给手机充电

从字面意思看,“太阳能智慧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太阳能”。没错,周到君看到,这种砖的里面嵌着一块太阳能板,和常见的屋顶上的太阳能板一样。白天,这种砖可以吸收太阳能,为晚上发光储备能量。另外一层含义是“智慧”。产品生产企业地洲智慧能源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嵌入不同软件模块,智慧砖可以带WIFI功能,给手机无线充电。此外,可以通过电磁感应模式,给行驶在智慧砖道路上的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智慧砖晚上发光也可以通过软件程序,设计不同的亮灯方式,灯光变化图案等。”

据悉,这种智慧砖在云南昆明某广场等处已有应用案例,而在9月,也即将在上海外滩开始铺设。工作人员透露,外滩将用这种智慧砖铺设一个T型,当人们走上这段T型道路,灯光就会逐渐亮起。“目前还没有给这条路设计无线充电功能,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这类功能。”工作人员表示。

除了太阳能智慧砖,周到君还发现了太阳能智慧斑马线。红灯亮时,这种斑马线发出红色的光;绿灯时发绿光。这样,在夜晚灯光比较暗的地方,斑马线就变得清晰可辨,行人和司机都可以看清楚,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智慧斑马线还能抓拍闯红灯。如果红灯亮时,有行人闯红灯,就可以抓拍下来,和交警部门的系统联网后,可以传输给交警部门。

夜景灯光区别于照明灯光,成为一座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之一,还发挥了巨大的旅游带动作用,甚至灯光秀、灯光展本身就是一个旅游产品。

所以,现场周到君还发现了不少景观灯光创意设计、创意产品。

景观照明论坛:美丽城市夜景需要精心设计

上海国际景观照明展举办的同时,上海国际景观照明论坛也同期举行。国内外景观灯光领域的设计企业、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者、旅游业从业者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景观灯光对商业、旅游、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通过杭州、厦门、新加坡等国内外城市夜景案例的分享,传递“美丽的城市夜景需要精心设计”这样一个景观照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一座城市不应该处处都“亮”起来,要有亮,有暗。但目前,存在着认为灯光越亮越好、越炫目越好的现象,因此导致了灯光污染,不仅居民生活受到影响,也影响了整个环境的协调以及城市形象。

上海景观灯光:开创了很多国内第一

“城市景观照明不应该是灯的堆积。”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景观灯光管理处处长丁勤华认为,美丽的城市夜景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应该是科技和艺术的结晶。

据悉,目前,黄浦江景观灯光改造正紧锣密鼓进行中,包括杨浦大桥等几座大桥都在进行灯光改造,国庆前会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效果。

上海绚丽的夜景灯光一直是城市的名片。丁勤华介绍,上海城市景观照明从无到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实践表明,上海在发展城市景观照明过程中,弘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坚持文化自信,不跟风,走自己的道路,通过理念创新、应用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景观照明事业健康发展。

据悉,上海在国内最早开始规模化建设景观照明。1989年外滩与南京东路景观照明建设,用光的语言来体现建筑之美、展现城市魅力,是中国乃至全球规模化景观照明建设的开端。

上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就天天亮灯,开启了国内天天亮灯的先河,得到了社会各界,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上海率先以灯光表达城市之美的旅程引领了其它城市景观照明的发展。

上海率先运用新光源。上海节日彩灯一直沿用用白炽灯勾勒出建筑轮廓的做法。1989年,上海率先采用了大功率气体放电灯泛光照明,实现了装饰照明到景观照明的飞跃。2003年东方明珠灯光改造是城市景观照明大规模应用LED的最早示范。2001年,上海APEC会议首次利用大功率的照明,在外滩地区组织了一次冠名 “亚太腾飞”大型的、动态的灯光表演。

在技术与表现手法的创新上,上海最早采用景观照明集中控制技术,并于1998年率先建立国内第一家城市景观照明控制中心。2001年,上海率先实施了楼宇内光外透和商业街橱窗透亮工程,从表现手法引领了国内景观照明建设的先河。

上海首部《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出台

去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根据规划,上海景观照明总体布局是“一城多星”。“一城”指外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是上海景观照明的主要集中区域,“多星”指外环线以外的现代化新城和新市镇。

夜景框架呈现“三带多点”。“三带”指黄浦江两岸(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段)、延安高架道路-世纪大道沿线(从外环线至浦东世纪公园)、苏州河两岸(从外环至外滩);“多点”指中心城区内的城市副中心、主要商业街(圈、区)、重要的交通文化体育设施、主要道路、公共空间等重要节点。

在色调上也有要求:冷暖色调交错,因地制宜,不应该到处都亮。

《规划》按照景观照明的亮度、色温、彩光、动态光等特征,对上海的各个区域进行了分级,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要求。

在亮度上,将全市分为核心区域、重要区域、发展区域、一般区域、禁设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亮度上限。

各个区域使用暖色调还是冷色调也做了详细的要求。

外滩、苏州河两岸、豫园地区、新天地地区、南外滩发展区域等区域,将以稳重、温暖的中低色温为主;

人民广场、世博会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中心地区,将以中间色温为主;延安高架道路至世纪大道沿线、浦东机场地区、上海火车站地区、徐汇滨江等区域,将以清凉型的中高色温为主。

为了更加突出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上海核心区域的景观灯光采取常态、节假日、深夜三种开灯模式。

节假日灯光全开,常态模式则开全部灯光的70%,

深夜模式则可能留下建筑顶部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光源,其他区域和节点应设置常态和节假日两种照明模式,常态模式能耗不宜高于全开启模式能耗的70%。

图片来源:郁文艳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