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上海新增90所中小幼学校,其中76所位于城郊结合地区和郊区集镇,占新增学校总量的84.44%。这些新学校,尤其是一些带着名校光环的新学校的开出,吸引了不少郊区的家长的目光,新学期不再舍近求远。
开学4天,郊区新学校里孩子们是否适应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家长的一线感受如何?记者深入到本市多所郊区学校,倾听新学期孩子和家长们的心声。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家住闵行区银桥花园的蒋女士,孩子今年幼升小,选择家门口新开办的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开学4天,蒋女士观察到,孩子基本上没有幼小过渡的不适感,每天放学回家都乐呵呵的,总是自豪地跟妈妈说,“今天老师又表扬我啦!”蒋女士说,她很庆幸为孩子选择了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
对孩子幼升小,起初蒋女士有过其他考虑,比如想将孩子的户口转到家里在中心城区的房子里,让孩子在市区上小学。蒋女士一度还考虑过让孩子冲一冲位于七宝地区的一所热门民办小学。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开建的消息,引起了蒋女士的关注。“离我们家很近,即便孩子走得慢一点,从家到学校差不多也就十分钟左右。”最终,蒋女士既没有搬家回市区,也没有让孩子去冲民办,而是果断选择了田园第二外国语小学。
真正打动蒋女士的,并非是距离。“田园外国语小学是一所口碑很好的优质公办小学,而新建的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将和田园外国语小学一体化办学。”连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蒋宛萍,都是从田园外国语小学副校长任上调派过来的。据蒋宛萍校长介绍,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将和田园外国语小学一体化办学,在“管理、课程、教研”等领域资源共享、同步实施。在持续做强外语办学特色的同时,通过“精细管理、精品课程、精妙课堂、精美阅读、精巧科创、精致校园”的整体规划与稳步实施,打造幸福成长的“伊甸田园”。
对一所新建校,家长也会有顾虑。凌女士在现住址之外,还有一套学区房。但是眼见田园第二外国语小学从无到有建了起来,凌女士直观的感受是,这所新学校的硬件在这个区域是最好的。等到得知田园第二外国语小学会和田园外国语小学一体化办学,凌女士做了一个决定:孩子的户口从学区房迁了回来。
如今,凌女士的孩子在田园第二外国语小学一(2)班就读。虽然刚刚开学,凌女士已经感受到学校鲜明的外语特色,“学校有门英伦足球课,有外籍教师参与一起上。”
“孩子的班主任非常认真负责,对家长的每个问题都解答清楚,想得非常周到,也很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甚至都超出了我们的期望,让孩子到嘉定来读书,选对了。”今年9月,上师大附小嘉定分校一年级学生管玲泷,成了这所新开校第一届小一新生。
管妈妈告诉记者,自己家常住在杨浦虹口一带,但孩子的户口在黄浦区市中心,对口的也是一所很好的小学。而孩子奶奶家则在嘉定南翔,原本家人打算小学就在黄浦区就读,但自从听说上师大附小要在嘉定开分校的消息,管妈妈就有了新想法。
“一开始其实没打算在南翔上学,但听说是上师大附小要来开分校,我们就觉得可以考虑。”管妈妈表示,因为上师大集中了优质普教资源,它的附小师资肯定也有保证,而且上师大附小素来看中对孩子品格的培养,这和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一致,“从市中心转到郊区读书,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我没有给孩子报过任何学科类的学前班,孩子是根据她自己的兴趣,选择了钢琴、跳舞等等兴趣班。但我很注重她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培养,所以我希望她进入的小学,不要在学业上有很大压力,但要充分重视孩子们在品德教育上塑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好的关键”。在管妈妈看来,上师大附小的师资原本就有优势,又素来注重孩子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放心。
开学后,管玲泷开心地成为了这所新校的第一届学生。虽然爸爸妈妈平时都在市区上班、居住,她和奶奶住在南翔,但快乐的学校生活、严格认真的班主任,让管妈妈不担心女儿“散养”。
无独有偶,同为这所学校的小一新生,韩逸恒小朋友原本就住在南翔,对口的也是当地知名南翔小学,而当这里要建立上师大附小嘉定分校的消息传出后,韩妈妈当即拍板,把孩子的户口签到了这里。
“我打听过,这所学校虽然是郊区新开校,但师资真是高配。我们的校长是特级校长,而且师资也是从嘉定几所小学里抽调了一部分骨干教师过来,据说有2/3的教师都是很有经验的骨干老师,是真心诚意要把这所学校办好,我们也对学校充满了信心!”
开学第一天见到班主任,韩妈妈也很满意,“是一位看上去40多岁、非常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对孩子们非常有爱,也很负责,每天和家长的交流也都及时高效,有些孩子刚进校,自己吃饭吃得还不太好,老师都会全程陪同,悉心关照。”此外,学校还相当重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户外锻炼活动丰富,孩子们不会闷在教室里,种种细节让韩妈妈觉得,对这所新开校充满了信心。
2018年从杨浦区动迁到松江的吴童小朋友,开学入读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一年级。
吴童爸爸介绍,家里杨浦区老房子2015年动迁,今年拿到了松江的动迁房。正值吴童幼升小入读一年级,从市区搬入郊区,吴童爸爸起先也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怕郊区的教育资源跟不上。但在参观了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后,吴童爸爸认为新学校窗明几净、教室宽敞,硬件设施配套完善。新学校的老师年轻但十分干练、细心。从新家到学校只隔了两条马路的距离,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减少了孩子在上学路上奔波的时间。而且,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这几点都让吴童爸爸十分满意,新学校让吴童爸爸对未来孩子的教育有了期许。
今年9月开学,松江区14所新开办公办学校将投入使用,总设计规模为337个班级,新增解决约12460名适龄儿童的入园入学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目前,松江大学城主要有7所高校,基础教育与大学合作办学有成功的经验,松江先后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区校强强联手,发挥辐射效应,探索有效合作模式。
宝山新开了4所学校,新学校的建成,解决了周边居民孩子的就近入学。早在新闻上传出学校筹建的消息,住在附近宝山万科社区的曹丽君就一直关注着,今年9月,她的女儿终于要背上小书包走进上大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的大门,曹丽君充满期待:“近,是最大的好处。我们之前也去学校参观过,硬件软件都不错,暑假里老师就和我们建立了联系。”而学校与上海大学合作,更让曹丽君充满期待。
位于罗店镇的美兰湖中学,2个班75个孩子迎来新学期。在开学前,学校打开校门,邀请家长来校当“啄木鸟”,针对安全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大抽查”。美兰湖中学筹备组成员刘治国介绍说,从安全角度出发,把原来校园大门一个门四个窗户的设计,改造成五个门,方便孩子来回出行。同时,考虑到初中孩子身材较高,还在所有走廊加装了玻璃,既保证教室采光,也确保了安全。一位参观过美兰湖中学的家长表示,孩子进入新建的学校,一开始会有或多或少的担忧,“毕竟一切都是未知数,看过新校园后,我们对孩子未来4的成长,更有信心了。”
说起宝山青秀城幼儿园,家长齐秀波连声称赞,“我们以前在宝山的另外一个私立幼儿园读小班,坐公交车要15分钟,走到公交车站也要10分钟,而且车上还特别挤……现在可以家门口上学,走过去只要2分钟,实在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