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都播完了,这么大Bug居然没人说?!


编辑:毛奕云
时间:2018-09-07 10:38

超级爆款《延禧攻略》大结局,一干坏人被一锅端,社会你魏姐喜提“皇贵妃”称号,终于和大猪蹄子过上了完美的没羞没臊相亲相爱的生活。

这部剧的火爆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爽文的内在逻辑,好看的色调构图,精致的服装布景,靠谱的演技水平……再加上,这届电视剧真的不行。2018年的大半年时间里,别说爆款,竟然连一部掀起大水花的电视剧都没有。所以,《延禧攻略》的成功,理所当然。 

而且,《延禧攻略》收割一票好口碑,还有一个重要的加分项:非遗。剧中穿插了很多非遗文化的元素,确实亮眼,也确实诚意十足。 

可惜,这里有一个巨大的bug。 

Bug出在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高贵妃身上。具体来说,是昆曲

高贵妃唱了啥? 

在剧中,高贵妃的人设是“喜昆曲,精音律”。从正面到侧面,剧里用很多篇幅强调了这一点。 

最直接的体现是高贵妃靠昆曲逆风翻盘重获圣宠这一段。高贵妃穿上了戏服,配置了伴奏乐队,认认真真唱了一段。

 看剧照,确实美很,我要是大猪蹄子我也心动。 

 正片里出现的唱词是这一句:“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数盅”。 

 看花絮,谭卓在排练的时候,还唱了“海岛冰轮初转腾” 一句。 

好的,先记住这两句唱词。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伴奏乐队的情况。 

 右二这是个什么乐器我们姑且不细论,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个由弓和弦组成的拉弦乐器。 

梅兰芳先生《贵妃醉酒》了解一下 

说了这些细节,对于京剧有基本了解的小伙伴一定懂得我在说什么了—— 

高贵妃演出的,不是昆曲,而是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京剧《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经过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琢,最终成为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久演不衰,至今都是京剧舞台上的热门。上面提到的“海岛冰轮初转腾”,出现在《贵妃醉酒》第一场的开头处,而“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这句词,是在《贵妃醉酒》第一场的结尾。 

这出戏对于演员的考验非常全面。除了要求唱功,做功上也有难度。像衔杯、卧鱼,都是极有技术含量的动作。 

 可以看出,谭卓确实下功夫了,也很努力,最终呈现的效果不错。 

给大家说一个更直观的例子。《霸王别姬》里,程蝶衣也演过这一段。而程蝶衣的人物设定是京剧演员。 

 同样是非遗,昆曲和京剧真不是一回事 

那么,昆曲和京剧的区别,很重要么? 

真的很重要! 

从符合史实的角度说,高贵妃唱的,是且只能是昆曲,不可能是京剧。

提到戏曲,很多人脑子里反应出来的就是咿咿呀呀,还有那个“说唱脸谱”的歌。但其实,中国戏曲是个特别大的概念。根据统计,现存的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而昆曲和京剧,是这300多个里面知名度最高的两个。

昆曲是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剧种,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最为盛行,而且是独步江湖。就因为资历老而且影响大,所以昆曲被称为“百戏之母”,就是说后世无数的戏曲剧种都从昆曲中汲取了养分。

比起昆曲,京剧就年轻很多了。京剧的诞生,最开始的重要事件是大猪蹄子过生日。乾隆五十五年,为了庆贺乾隆皇帝八旬寿辰,一批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戏班进入京城献艺,史称“徽班进京”。后来,又有一批唱汉调的艺人进京,和徽班一起演出。时间长了,两者融合,最终形成了京剧。

所以,事实就是,高贵妃跟皇上撒娇那会,还没有京剧呢。

上面还提到了伴奏乐器。昆曲发源于苏州,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笛子,再加上吴侬软语,听起来特别软。 

而京剧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京胡。京胡长这样↓

现在你可以往上翻,看看之前提到的高贵妃唱戏时的那个伴奏乐器……

如果能改,这个bug应该怎么改?

让我们集合一下上述所有细节。《延禧攻略》闹出的是一个张冠李戴的bug:名为昆曲,实则京剧。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从戏服、扮相到伴奏乐队,确实都是京剧的一套,没有再杂糅进其他的乱七八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能够修正这个bug,应该怎么改?

于妈在剧情里安排高贵妃唱这一段,是有原因的。一方面,高贵妃和杨贵妃都是贵妃,身份地位相同。另一方面,《贵妃醉酒》的剧情背景和高贵妃的境遇是吻合的。在《贵妃醉酒》里,唐玄宗本来答应杨贵妃,陪她在百花亭赏花饮酒,结果却爽约去了梅妃宫里。杨贵妃又生气又无奈,只好买醉,这才有了醉酒。

而昆曲里,杨贵妃醉酒的桥段,也是有的,这就是著名的《长生殿》了。


“小宴”一折,唐玄宗与杨贵妃一处饮酒作乐。贵妃不胜酒力,醉酒去睡了,唐玄宗接到急报,说安禄山已起兵造反,全剧剧情从此急转直下。

当然这一段主要是描述皇帝和贵妃你侬我侬的,和高贵妃的情况不一样。更符合高贵妃实际的,应该是“献发”一折。

这折说杨贵妃惹唐玄宗动了怒,被谪出宫送回了家。然而没多久皇上就后悔了,又拉不下脸来直接说,就把高力士派来打听消息。杨贵妃这边也后悔,又想皇上,于是剪下了一段头发托高力士呈给皇上,既是认错,也是表达相思之意。 

从时间上看也没毛病,《长生殿》完成于康熙年间,自然是在乾隆之前。而且根据历史记载,清代宫廷里真的上演过《长生殿》。 

 

———技术贴の分割线———

虽然有bug ,但不得不说,《延禧攻略》在宣传非遗上,是用了心的。希望这样有想法、有诚意的作品能够越来越多吧。

毕竟,对于以戏曲为代表的各种非遗来说,能够闯入大众的视野里,真的太难太难了。

而这些真正的美,本来值得更好的对待。

来源:剧萌(ID:idrama_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