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是香文化。
上周末,沪上私家文化空间唐香文化举办了“香道雅集活动”,旨在帮助参与者感悟香道美学与人文情怀,通过识香品香、香道仪轨、中国香文化知识交流等香道雅集活动,闻香韵、品香意、听余香,发现自然的生活美学。
如果你对气味有追求,对香文化感兴趣,就跟着周到君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入场前,客人要用花瓣水沐手。
之后众客人进入品香室,在工作人员引领下依次就坐。
品香室古朴大气,在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中,周到君原本疏松紧绷的情绪慢慢缓解,内心的嘈杂也慢慢褪去,喝茶赏乐,人生雅事。
本次香课的主讲人是易水垚先生。
今日主题是“认识沉香”,易先生通过三方面:识香、鉴香、闻香,让大家对沉香产地、沉香种类与沉香保养、鉴别知识有所了解。
易水垚先生开篇就提到:“沉香是木中舍利子,香中钻石,药中瑰宝。”
易先生从沉香的产区开始介绍,其产区主要在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地区,且不同地区的沉香有不同特点,如婆罗洲的沉香多为块状,实心状大料,常用作做佛珠雕刻;中南半岛、缅甸则多为片状,壳料。
因结香的成因的不同,沉香的学名也有不同,如板头、包头、吊口等。
席间,提倡“人无雅好则无趣”的易先生向在座的客人展示自己多年收藏的香品,大家传阅赏鉴。
在课上,易先生也为大家讲解了几种收藏沉香的误区,如生结和熟结的区别(生结是在树活着的时候形成的,熟结则为树死以后);水沉香和沉水香的区别(水沉香是指结香环境,如土沉香、水沉香;而沉水香是指密度大,可以沉到水里)。
市场上的沉香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易先生也从多个维度教大家分析鉴别。他提到,市场上的假香多为鳄鱼木,石沉木代替。另一种造假方式则是将不好的香进行处理后当成上等香进行售卖。
最好的鉴别方法就是:刮一点上炉香,加热后闻一闻。而鉴赏沉香,也是从重量、颜色、气味、价格四个维度进行的。
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讲到闻香,易先生认为“放下身上、手上 、心上事物”是闻香的前提。
香道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称谓,“听香”。闻是主动凑上去,将香气吸入肺腑;而听,则更多的是让香气变得主动,人作为主体去感受香气的蔓延、侵袭和占有。
易先生认为,香是一段故事、回忆、感觉,听香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与其气味相同的记忆,或者一段往事。
我们常常用鼻子来呼吸,却淡化了嗅觉的审美能力。中东的精油、西方的香水、中国的香料……都是用来启迪才思、激发灵感 的,气味是所有生物界共同的语言。
讲座结束,由合香师夏秋进行行香。
只见合香师身穿白衣端坐香席前,燃一支香,手捧香炉 ,于袅袅烟雾中,顶礼天,地,人。
之后开始整理香炉内的香灰,进行铺灰,把香灰押平,扫灰,放香篆,填香粉,起篆,整理,点篆,礼成。
活动的最后,在座的客人在合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桌前的香器,亲自体验打香篆。
每个席上的香篆模型都不同,打出来的形状也不同,最后大家点燃香,满室馨香。
到这里,一场品香、鉴香的香课圆满结束。
“唐香”是由一个深耕沉香产业文化链数十年的创业团队于2017年所创立,除了古老的香文化、还融合医学传承的养生文化、东方元素的美学文化、品评审美的礼仪文化,志美行厉的修行文化,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微信公众号:tangxiangwenhua
地址:西康路538号唐香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