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首部当代教育家作品《于漪全集》出版


作者:朱晓芳 陈曦
编辑:杨青霞
时间:2018-09-20 09:06

昨天下午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学做人师”主题系列活动首场,邀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为教育学院80、90后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做主题讲座,与现在和未来的教师们进行零距离交流。从教六十七年的她,今年出版了首部当代教育家作品全集——《于漪全集》,全集收录了于漪在不同时期发表的论文、讲话、序跋等作品。

新书分为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成长、序言书信、教育人生8卷,共700万字,立体展现了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人师。” 90高龄的她谈起教育仍然是热血沸腾,充满激情。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竟没有喝一口水,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和感动!

于漪老师的座右铭是西汉刘向所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她把读书当做吃药,可以医治自己的无知和愚昧,拓宽视野、增长见闻。

于漪老师以身作则,现在仍然坚持每天读书。她说:“作为老师,要教着今天,想着明天。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变革,教育工作者更要有学无止境的态度。”在她那个年代,从未教过语文的她面临转行,在困难面前她选择了迎难而上,用三年的时间自修读完了中文系的所有课程,用毕生的精力进行教育探索和实践。

于漪老师还讲述了教好课的精髓:“教课是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学生。”她说:“顾随先生的课,‘禅机说到无言处,空里游丝百尺长’,言已近,意无穷。顾随先生虽然已经过世了,但现在活着的人很多是我们的榜样,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中文大家、北大教授袁行霈,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他研究陶渊明,说他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在乱世中,知识分子应该有怎样的气质,怎样的精神。

他在教白居易《琵琶行》的时候,讲到琵琶女哭诉自己苦难的身世“座中涕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他说哭多少回才能把青衫给哭湿啊!不是衣袖湿,不是手绢湿,是青衫湿,这个时候袁先生的眼眶中充满了泪光。这就告诉我们,你在教这个课文的时候,你首先自己要进入课文,与作者同悲同喜,才能身临其境,感染每一位学生。”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