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镇丨新十年,从小镇教育到教育小镇,安亭新镇还要走多远?


作者:周到君
编辑:丁夏
时间:2018-09-25 21:03

9月1日,安亭新镇,南安德路800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全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嘉定区唯一一所K-12(从幼儿园到高中)国际化民办寄宿制学校,华师双语的入驻,不仅为安亭的教育资源加重码,同时,安亭新镇作为一个日趋成熟的国际住区,已然融入更多的国际元素。

从教育洼地到教育高地
至今说起嘉定说起安亭,很多人或许第一感觉还是“遥远”。若不是在安亭(汽车城)居住或工作,大概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去安亭。

而说到安亭的教育,曾经的“教育洼地”转眼如今强势跃升“教育高地”,从曾经的爱答不理到高攀不起,安亭的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6年8月30日,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小学落户安亭墨玉南路博园路,对安亭而言,这不止是“名校办分校”这一简单事件的落地,她带给安亭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震撼,教育领域的里程碑。随之而来的,社会公众才发现,安亭早已不是他们印象中的那个安亭。

除了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小学,上海诸多公办名校早已在安亭布局。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三之三幼儿园、安亭中学等,众多知名学府共同构成的,以安亭为中心的全龄国际化教育链跃然纸上。

从小镇教育到教育小镇

在现如今欧美国家,很多繁荣的镇或城市,都是从立学到立镇,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群,完成了人口、高素质人员的重新聚集。

假如没有伊顿公学,温莎小镇只是一座拥有古堡和皇家公园的王室小镇,以及无数旅游小镇中的一个。而这所500多年来闻名于世的贵族学校,曾造就出20位英国首相。

反观这些新兴教育城/镇的背后,并没有像传统小镇那样慢慢生长,而是不约而同采取了类似“移植”的手法,让优质教育资源快速落地呈现,并在建设之初就有明确的规划设计和清晰的产业方向、建设目的,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相关。

同样的历史,发生在如今的上海。依托汽车城千亿产城为动力引擎,聚合大批国内高精尖专业人士落户定居,上海安亭新镇以其得天独厚的德式小镇规划,丰富多元的万科热带雨林产品线,优质国际化的教育资源链,全面推动区域教育水平与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开学投入使用,安亭新十年“美好成长”陆续兑现,安亭新镇也从生态人居的城市社区向着国际化教育小镇迈大步。

来源:安亭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