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库、交通标示、步廊配套都将完善优化,大虹桥力求精心绣好每一朵花


作者:李芹
编辑:李芹
时间:2018-09-26 18:13

距离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还有40天。配套项目完成得如何?选择何种出行方式可最快到达?有车一族的停车位有哪些可供选择?……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实地采访了虹桥商务区管委会都多个部门。

一:交通出行

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国家会展中心势必会迎来巨大的客流,为了解决好客流的停车问题,在舟虹路以北、华翔路以西、崧泽高架路以南、铁路以东,以及规划苏虹路以北、铁路以西、崧泽高架路以南以及小涞港以东的两块地块内,建设了临时停车场。

■停车场分两块区域,可供497辆大巴车位或2850辆小型车位停放。

负责建设的东浩兰生集团国展置业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陈俊说,场地内可供497辆大巴车位或2850辆小型车位停放。其中,考虑到市民们对出租车的需求,特意选取了一块场地作为出租车的蓄水池,并且设置了单向进出的通道,确保进出有序。

除了在国家会展中心的设置临时停车场外,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还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开辟建设申兰路临时停车场、原世博P+R停车场,确保9月底前投运。

“之前,我们启动虹桥火车站P9、P10每日每次允许首次进库20分钟免费制度,实施后效果显著,近一周两个停车库每天的进库量减少了4000多辆。”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除了交通硬件上的提升,定制班车的开通,以及新增 “虹桥2路”公交环线及枢纽西广场至国展中心洲际酒店的直达定制班线,线路计划于9月底前开通。

二:项目配套

国家会展中心二层步廊是连接国家会展中心和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唯一空中人行连廊,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配套项目之一。步廊一期项目已于2016年建成,东延伸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6月初启动桥梁吊装。

在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做着最后的冲刺。二层步廊东延伸总体工程将于9月30日完工,这座“空中飞虹”的贯通,将极大提升游客观展的便利程度,从商务区核心区沿步廊步行到“四叶草”,10分钟即可到达。

除此之外,国家会展中心及周边区域整治项目300余项,开工率99%。目前会展中心周边的交通、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配套工程已完成九成以上,9月底将全部竣工。

涉及长宁、闵行、青浦三区,共计对进博会场馆周边23条道路43.5公里沿线所有的电力、信息架空线进行撤线、拔杆、入地,要求9月30日前全部完成。

三:标识完善

人在外,最怕的是没有方向感。为此,在商务区核心区域内,将陆续安装120块指示牌。2米多高的标示牌十分醒目,不仅标有四叶草与核心区的地理位置,还明确了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点位,增加交通设施布局示意,方便行人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路径。

针对车辆,则设置了三级电子指示屏,通过有效引导,将车辆送到附近尚有车位余额的停车场库。

除了核心区的标识完善,管委会还协调相关四区及单位切实推进落实,确保进博会周边21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标识统一在9月底前完成。

四:环境提升

小涞港、双鹤浦、泾北河等26条河道构成了商务区的核心水系,通过河道清淤、排水口治理、水生植物种植等做法,水系面貌也获得了提升,站在北横泾桥往下去,一排排水生植物郁郁葱葱,不光有颜值,还是治理河道的好帮手。

申长路、申滨路沿线,一改往日“灰头土脸”的传统涂漆围挡,升级为“生态”围墙、“景观”围墙、“艺术”围墙。白天,外墙立柱分明,围墙上种有花卉植物,自动浇灌技术省时省力;晚上,围墙安装的太阳能景观小灯、电子屏展示搭配着不同的主题,变幻出绚丽的色彩。苏虹路上,提升后的绿化景观一派节日气象。

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等到会展中心周边的交通、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配套工程完成后,还将进行查漏补缺,主要涉及景观绿化、市容管理、建筑外立面等方面。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