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盛赞的蔷薇小学,为何惨遭降等? 信息化破解“治理难”,揪出学校光鲜的背后!


作者:徐斌忠 摄影:陈征
编辑:杨青霞
时间:2018-09-28 21:21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到访并盛赞的蔷薇小学,为何当年办学绩效评估被降等?而另一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竟然不开运动会!

基教信息化改进教育管理,破解教育第三难“治理难”,揪出学校光鲜背后的隐忧。依托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撑,上海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决策、教育管理日趋科学与精细。

弗里德曼盛赞的小学,当年绩效被降等

2013年,是蔷薇小学美誉度达到新高的一年。10月21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到访蔷薇小学。在蔷薇小学的所见所闻,令弗里德曼激动不已,他随即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上海的秘密》。弗里德曼说,“上海的小学办得好”,在蔷薇小学,他找到了上海获得PISA成绩第一的秘密。

弗里德曼的到访和他在《纽约时报》刊发的文章,让这所小学名声鹊起。上海市教委在当年11月8日组织召开了“蔷薇现象”研讨会。

然而,这所被弗里德曼盛赞的小学,当年的绩效却被降等。2014年9月,开学之初,闵行教育局对上一学年办学绩效评价结果出炉,蔷薇小学只评到二等奖。“之前蔷薇小学连续多年都是一等奖,二等奖就是‘降等’。”

这,令校长沈珺深感意外,也令蔷薇小学的老师们有一种“大跌眼镜”的感觉。

办学绩效评价被降等的背后,竟是三个字:“信息化”。

原来,2013年,闵行区教育局首次将学生成长数据,引入年度学校办学绩效评价之中,改变以往由科室打分的质性评价做法。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状态,得以更准确地反映。基于数据的办学绩效评价发现:当年蔷薇小学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数据并不好,特别是肥胖率方面,与全区均值相比,有一定幅度偏离,触及了警示线。

身处掌声和赞誉中,蔷薇小学办学过程中未被充分重视的薄弱部分,在数据面前,显现无遗。

蔷薇小学对此进行了反思和研讨。“个别体育老师是兼职,重心没有落在课堂教学上”,“体育组新教师比例较高,尽管有两位是研究生,但缺乏教学经验”,“体育教研团队缺乏问题意识,更未形成以数据分析为抓手改进课堂评价的氛围”……数据背后的原因,被一一找到。随后,学校制定了改进措施:体育组教师专业提升、学生参加体锻签到打卡 ,成立小胖墩俱乐部,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

在下一个学年结束时,蔷薇小学的办学绩效评价,重又回到了一等奖。

家长想了解的,电子档案都有答案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竟然不开运动会!2013年,根据一所学校的学生成长档案汇总数据,主管部门发现了这一问题。

这是一所有特色体育项目的学校,还有不少学生因此获奖。但由于学校场地有限等原因,当年只给孩子们安排了体育趣味活动,没开田径运动会。而在2011年之前,学校运动会不需要报教育局,学校也没有信息化系统管理,因此无法纳入评价。2012学年,该区开始对学生成长档案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没想到发现了这一异常现象。

之后,这所学校为孩子们增加了田径运动会和学生普及运动。

孩子在学校午餐吃什么?选了什么兴趣课?参加了哪些实践活动?在图书室借阅了哪些书?……这些看似细琐的问题,却是家长想随时了解的。唐祈军女士,闲来会掏出手机,动动手指,进入孩子小邱的电子成长档案,这些问题都能在档案里找到答案。甚至在家中,用电视遥控器,她也能通过电视查看孩子的电子成长档案。

由于学生电子成长档案是对孩子成长过程全维度的记录和呈现,它牵引着家长由片面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转向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年级的学期期末,唐祈军从成长档案里发现了问题:孩子的体重亮了红灯。“如果不是电子成长档案中的数据提醒,我还真没有觉得孩子有多么胖。”唐女士介绍说,孩子处在长身体阶段,起初她想当然地觉得,随着身高的增加,孩子略胖的体型,也许会自然而然改变。

但仔细研读孩子的电子成长档案,唐祈军不再淡定。“学校里体育类的项目、社团,他极少选择参加,比如网球进校园是学校的特色,网球的普及率算是比较高了,但孩子也没有选。”肥胖是果,而孩子不爱运动,是因。唐祈军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小邱喜欢音乐,幼儿园大班起我们就让他学钢琴,进入小学后还学了口琴,并加入了校和区里的合唱团。但是运动锻炼方面,因为他不爱好,我们也真是没有重视。”

孩子电子成长档案中的数据,提醒了唐祈军,她和孩子协商,让孩子参加了学校里的网球社团。尽管升入初中后,体育依然是小邱的薄弱项,不过在妈妈的督促下,小邱坚持打网球,中考的时候,体育得分非但没有拖后腿,反而拿了满分30分。如今,已经升入高中学校的小邱,依然坚持打网球。一个曾经的“运动困难户”,如今成了网球爱好者,“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功不可没”,唐祈军说。

浦江高中,为何更名大学附属高中?

“长期以来,学业成绩是记录并保存下来反映学生成长的主要数据,学业之外的其他数据,基本没有沉淀与积累。即便是学业数据,也多为结果性数据,过程数据少有保存。”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介绍说,针对这一情况,2013年闵行对所有小学、初中、高中全面建构学生电子成长档案,涵盖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个性技能、成长体验四个大类。目前,电子成长档案汇聚学生成长数据超过6亿条,其中身心健康数据近2000万条。海量的学生成长数据,为学校办学绩效评价,提供了更精准的支撑。

“闵行教育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三级四类’教育评价系统”,恽敏霞介绍说,这个评价系统面向“政府、学校、个体”三个层级,涵盖“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社会认同”四个维度,包括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学业质量分析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行政管理平台等4个平台的数据。基于多元视角和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让针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指导与干预成为可能,也为教育决策、学校办学提供有价值的实证依据。

浦江高级中学,2002年成立的一所高中,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办学基础薄弱。学校近几年的办学绩效评价数据显示,在高中学段一直处于低位。这样的学校发展如何突围?

得益于教育数据库平台提供区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数据统计分析,相关部门研究认为,这样的学校可以走“特色高中”之路。在校区搬迁时,这所高中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达成合作。

2017年4月19日,浦江高级中学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学校明确特色办学,通过课程建设、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渗透中医药文化。

由此,一所老校,开启了新生。

综合素质评价数据,撬动育人转型

信息化,正更为深入地介入上海的基础教育,改变着孩子们的教与学,改变着学校的运作,改变着教育管理。

从治理到“智理”,本市推出“一网三中心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支撑全市义务教育学生升学、学生信息管理、集团化办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上海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学生学籍管理服务,对学籍注册、学籍异动、毕业、升学、成长记录等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全市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提供服务。

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支撑全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包括招生准备、信息登记、民办报名、入学报名验证分配、公办分配或统筹、统计分析等各入学报名环节,为家长和学校提供在线的、便捷高效的、公平公开的入学报名服务,有效管理了义务教育择校。

上海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地图,呈现全市各学区和集团及其成员校的地理分布及相关信息,直观便捷地让市民接触到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建设推进进度,保障办学的信息公开,让老百姓近距离感受家门口的好学校。

上海的综合素质评价,则通过一点点撬动,从选拔环节开始,撬动育人的转型。比如社会实践,有了综合素质评价,现在每个高中生都达到了,每年不少于60个课时,有的甚至超过100个小时,目前为止,全上海高中生的社会实践达到了500多万小时。这是对学生成长的重大转变。原来有学生苦于找不到社会实践单位,也有的社会实践形式化。现在上海市成立了1800多家经过授权的社会实践基地,可接受有50万个社会实践岗位,还有专人进行实践后的认证。同时,学校也开始有意识地汇聚学生的数据。这样,就形成了全社会协同育人的体系,信息化为促进教育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者从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茅红美处了解到,今年10月,上海将迎来学前教育信息化20周年。信息化让“没有围墙的幼儿园”成为可能,“园所主页”让家长们在孩子入园前就对幼儿园有了认识。每年春节过后,“入园搜索”的点击率总是“蹭蹭蹭”地往上冒。在分析全市幼儿园的数量、班额、幼儿出勤率、健康等数据的基础上,管理部门也能进行动态监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建议措施。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