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金庸李安马云,为何都与评弹结缘?跟随“吴韵一哥”探寻心中的江南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18-09-29 13:09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吟咏江南。那什么才是你心中的江南?

■高博文做客《大家说》                                                                                         

日前,被誉为“吴韵一哥”的评弹名家高博文做客在IF创意产业园举办的文化艺术沙龙《大家说》,以“评•弹江南”为主题,在吴侬软语、评弹声声中,带领观众一起探寻心目中的江南。

评弹曲调是江南声音的名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刚过,国庆就在眼前,高博文以苏轼的一曲《明月几时有》开场,把观众带入到诗意的江南意境中。

主持人夏磊说,评弹曲调就是江南声音的名片。来自昆明的他描述,江南在他心里,就是金陵的风,是苏州的园林和雨,是西湖的风月。“第一次进书场,第一次听到评弹弹奏就有这种感觉,这是江南。”

■主持人夏磊与高博文

评弹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江南最多是水乡、古镇、河道、码头,乌镇、朱家角、同里、周庄、西塘,这些古镇都是数百年来评弹的基本演出阵地。高博文说,所以一直到现在,评弹演员离开上海到外地演出,还叫“出码头”。因为以前都是坐船去的。今天演员和演员之间见面还是会问,“你下一个码头在什么地方?”

过去小镇上没有电影院,也很少有剧团演出,最基本文艺生活就是听评弹,每一个小镇上有2、3家这样的茶楼书场,一年四季全天候营业,有的常客还包一个位子。过去标准茶楼书场,有个桌子是状元台,这是当地士绅,有名望、有知识的人的专座。

■高博文在演出

高博文说,当时信息比较闭塞,报纸、广播电台没有,从上海去的说书先生就带去很多上海的时尚、流行信息。评弹演员除了传播艺术,还是时尚信息,包括实政信息传播者。

乾隆皇帝对评弹情有独钟

有意思的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了评弹后也对评弹情有独钟。评弹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名声大震,并传到现在。

高博文与陶莺芸

皇帝能听懂讲苏州话的评弹吗?高博文说,乾隆肯定是听不懂,但他对这个文化很喜欢,这是历史上确实有记载的事情。乾隆六次下江南到苏州,在观前街游走,看到一个大场合里面有100个人坐着,有一个人在台上,下面人屏气凝神在听。不知台上人讲了什么话,下面人哄堂大笑,一会儿又拿起三弦弹唱,下面人闭着眼睛打拍子。乾隆就把他叫到自己下榻的沧浪亭叙说一番。


在评弹里,说是他,唱是他,角色表演也是他。乾隆觉得很好玩,讲到英雄豪杰被官府冤屈要斩首,或者才子佳人要见面了,每说到关键处时间就到了,如果想知道结果明天接着说。乾隆被悬念吸引了,他把王周士招到北京连说一个礼拜。

乾隆听完后很开心,封了他七品官衔。回到苏州,王周士就在书场外面挂了一个牌子:御前弹唱,他利用这个名声,建立了第一个评弹艺人行业性的组织——光裕社。

老外也爱听评弹

高博文表示,评弹是让人心静下来的艺术,它的形式不是很丰富,不是讲究声光电,台上也不炫耀。评弹是安静的,慢悠悠的,但不是拖沓,它有它吸引人的地方。

■高博文

多年前,高博文在小书场演出的时候,每一个礼拜都有一个外国人来听,评弹书场里来一个外国人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毕竟听不懂。

原来这是一位德国驻上海总领馆负责文化的官员,他说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江南文化,他听了评弹觉得很好玩,他对高博文说,“你们这个表演形式一个唱腔好听,还有你一个人演了6个角色。欧洲没有这种表演形式。”

后来高博文受他邀请去参加德国汉堡艺术节演出。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表演中要高博文多演一点角色。高博文说,“那一次我演了八个角色。评弹里,这叫一人多角,跳进跳出。说书人忽而代表说书人,忽而代表观众,忽而代表第三方评判,像电影3D一样,变化很大。”

高博文与陶莺芸

很多名人都与评弹有交集

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六岁开始听评弹,一直听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夫人在他去世后写了一封信感谢评弹界,她表示,陈云能够活到91岁高龄,感谢评弹给他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帮助。陈云一生听评弹,不仅对他健康很有好处,他的政治风格,政治智慧跟评弹也是有关系的。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也是经常听评弹,有一次高博文到香港演出,金庸和他夫人自己买票来听评弹演出。

金庸听评弹是从小爱好,他曾说过,武打小说当中很多人物的构造,情节制造,悬念设置,人物矛盾纠葛是从评弹当中借鉴了不少。因为对评弹的偏好,金庸曾经以一元钱的象征性版权,授权评弹艺人改编《雪山飞狐》。

■电影《色·戒》

李安导演在《色•戒》中选用了评弹场景。使用评弹是电影呈现旧上海的惯用形式,但大多仅仅使用评弹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而李安则延请了专业演员现场摄录。高博文就在这部电影当中有一小段评弹客串。

高博文说,李安在电影中对评弹的使用非常巧妙。易先生、王佳芝各怀心事去听评弹的那场戏中,电影选取了弹词《杨乃武•密室相会》片段,李安亲自改了词,把两人肚子里的话唱出来。虽然易先生、王佳芝默不一语,但心声尽露。

马云与评弹也有不解之缘。马云母亲是评弹演员,他父亲是领导评弹演员的干部,来自评弹家庭的他,从小在评弹环境当中成长起来。评弹对他的人生智慧,多少有所帮助。

评弹如何吸引当下年轻人

谈到评弹如何吸引当下的年轻人,高博文表示,现在年轻人讲话语言习惯,语境、语汇都跟过去不同了。“我们要熟悉年轻人语汇、语境,既然评弹语言叙述是很有文化内涵的,很有语言技巧,就把我们的技巧和内涵告诉大家。所以我们也一直做这方面研究,怎么样来更贴近年轻人。”

■《繁花》新说

最近推出的评弹《繁花》,在语言呈现上,方式表达上就跟原来传统评弹有所不同。高博文的老朋友,一位评弹爱好资深者,看了之后吐槽说不过瘾,觉得唱得太少了,但他发现,他旁边两个小青年笑的很欢畅,说明听懂了。

高博文说,随着现在社会向前发展,观众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细分的状态。“演员要做好准备,不能够像过去一样就这点菜给你吃,不吃就算。今天我们的选择其实很多。只有我们来适应观众。”


现场摄影:祖忠人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