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梁波罗,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译制导演曹雷等倾情演绎20余首历代南翔诗人的佳作,让观众享受了一场别样的文化盛宴。
你知道吗?南翔,古名槎溪。在历史上南翔不仅商贸发达,园林荟萃,更是文化繁荣,光是有关南翔的诗词就有几百首。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品读一下部分诗词吧!
上篇:名胜篇
吕王辅——仙槎遗迹
博望虚乘奉使槎,犹遗存迹寄天涯。
南通潮汐连三泖,北锁烟花接万家。
风紧游鱼穿细荇,月明归雁点平沙。
客星牛女今何在?难问溪边芦荻花。
►[博望仙槎]据说西汉博望侯张骞为寻找河源,一路乘槎来到江南之地的南翔,走到槎溪只见一棵巨大的古树,直通苍穹。他顺着树干来到天上,竟然看到了相会的牛郎织女。
苏大年——南翔寺
千载南翔古道场,层楼杰阁冠诸方。
衣传鹫岭昙花现,经出龙宫贝叶香。
老屋半题唐岁月,断碑多刻宋文章。
行人欲问前朝事,古桧苍松满夕阳。
►[萧梁古寺]传说五代萧梁,槎溪的一个农民耕地时挖出一块大石头,正当此时,飞来一对白鹤落于石头之上。后来德齐和尚在此建寺,寺庙落成,白鹤南飞,“南翔寺”由此成名。
吕王辅——西园芙蓉
方塘十亩灌蔬畦,载遍芙蕖贴岸齐。
拥翠唐妃语太液,腻红越女浴香溪。
全无力忍斜风度,分外娇看落日低。
何事水波争潋滟,戏鱼逐队叶东西?
►[西院芙蓉]西园为明代文人张鼎熙的书斋,书斋前面就是一个半圆形的大池塘。池塘中满植水芙蓉,每到盛夏,姹紫嫣红,香色连韵,清风徐来,赏心悦目。
孙锡恩——双塔晴霞
寺前双塔未全灰,兀峙山门霁色开。
五代声灵凝片石,千年风雨识苍苔。
回看合璧功深矣,仰望干霄气壮哉。
每到晴明霞起候,光芒仍是接天来。
►[双塔晴霞]建于五代的双塔,不仅是南翔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每逢阳光普照,霞光满天,映衬着对峙高耸的双塔,人们不由得想起西子湖畔的雷峰夕照。
程攸熙——三槎霁雪
最怜雪后泛三槎,廿里弥漫屋不遮。
将趁晴光辞古渡,犹留寒意滞平沙。
欲寻天汉知何在,只此琼林是我家。
酒力销时看未厌,一声欸乃破冰花。
►[三槎霁雪]南翔三槎浦所流经之处均为旷野,每年冬季,大雪过后,阳光下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金光闪闪,分外妖娆。
柯炌——题东林庵银杏
老树绿初夏,森然对法堂。
乍来廷爽气,久坐下斜阳。
密叶疑风雨,修枝合栋梁。
花开人不见,俗眼为谁忙?
►[东林银杏]东林阁为明代文人李流芳的书阁。书院中一棵硕大的银杏树,足有六丈多高,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参天而立。几百年的古树灵性十足,南翔百姓视为神树。
吕王辅——南坞屏梅
疏枝环结径二三,齐放无从辩北南。
高列琉璃防点额,曲排云母趁巡檐。
寒香侵屐欺丛绿,晴雪迎眸蔽蔚蓝。
纤手漫教花上印,罗浮客子梦初酣。
►[南坞屏梅]相传,南翔镇东南一私家花园,围墙四周遍植的梅树,俨然成了一道艳丽的梅花屏障。隆冬季节,梅花盛开,人们便追寻浮动的幽香,漫步在梅林丛中。
张景韶——招隐亭看桂
岩桂纵横隔院香,相将花底伴花光。
一尊共酌平生惬,半衲闲逢笑语长。
枝外鸟声怜旧客,林间竹色泻新凉。
夕阳分映时归步,回首前村意未忘。
►[北园老桂]南翔人称明代文人张崇儒的别墅为“北园”。十月清秋,北园里的四十多棵桂花树,香气浓溢,嘉定的文人墨客便会聚北园的招隐亭,酒酣兴致,吟诗唱和。
中篇:风俗赋
陈墨荪——槎溪棹歌
六街处处夜烧香,踏月同归路几条。
一簇衣馨人形外,娇喉呼伴过三桥。
►[走三桥]南翔老街的太平桥、吉利桥、隆兴桥人称“八字桥”。每逢新春伊始,南翔就有“走三桥”习俗,以此祈福新年吉利、兴隆、平安。诗中写的就是妇女结伴过三桥的情景。
吕王辅——槎阜社灯
松筠绕阜碧层层,星月光中拾级登。
隐现千村宝炬列,依稀万顷火云蒸。
龙幡惊攫眠珠去,马度疑乘汗血腾。
试问插萸吹落帽,何如眼底上元灯。
►[槎阜社灯]每年的元宵节,南翔各村的乡民都会手持自制的社灯,汇聚到鹤槎山,沿着蜿蜒的村道,一路向镇上进发。此时,整个南翔镇,大街小巷,华灯摇曳,光华四射。
张揆方——鹤槎山登高
节值登高恰恰晴,鹤槎山麓缀霜英。
花粘溪女银钗脚,叶乱村翁蜡屐声。
压担花糕入廛市,盈筐紫蟹上江城。
老夫也逐游人队,一种痴情莫与京。
►[鹤槎登高]每年九九重阳,南翔人都喜欢到鹤槎山登高。人往高处走,万事节节高。每当秋风送爽,登高远眺,人们不由得会浮想联翩,憧憬未来,祈福明天。
钱大昕——新春怀乡杂咏
人日元宵兴不孤,小时了了记欢娱。
烧灯巧解藏头迷,对局偷拈谒选图。
潘叟蹋歇宵按板,陈娘贳酒午当垆。
桥东巷北喜游地,二十年来梦故吾。
►[新春灯谜]新春猜灯谜是上海嘉定地区沿传已久的民俗文化活动。至今,每年春节或元宵节,南翔老街、古猗园、檀园都会举办为期十多天的“新春灯谜会”。
吕王辅——太平竞渡
万户嚣尘水一泓,惊闻金鼓忽齐鸣。
玉虹四绕星旗转,画鹢重围龙箭轻。
手捧蒲觞看泛泛,鬓簪艾草望盈盈。
汨罗独醒成千古,何用弹丸吊太平。
►[太平竞渡]每年端午节前后,南翔都要举行大规模的龙舟竞渡。届时,龙舟上彩旗飞扬,随着打唱班的鼓点,在河面上你追我赶,两岸观众如潮,齐声呐喊,十分壮观。
吕王辅——天恩赏月
不是垂虹锁巨川,半湾脚底涌婵娟。
置身直拟浮槎客,抚景宁追掷杖仙。
色冷印残千里迹,影低画破一溪烟。
未邀好酒丹阳尹,莫野风光笑独专。
►[天恩赏月] 天恩桥建于清代,气势雄伟,灵气溢彩。尤其是八月中秋,明月东升,豋桥远眺,如练河水与明月交相映辉,届时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乡民百姓都会来此豋桥赏月。
徐起凤——薛湾潮信
洪涛闻说广陵秋,湾里潮来势亦遒。
地接吴淞横一气,派连虬水豁双眸。
白蘋寒雨迷芳草,红树斜阳忆旧游。
妙笔枚乘今渺矣,令人千载思悠悠。
►[薛湾潮信]每年农历八月中秋前后,潮水大发,南翔人便喜欢去薛家湾观潮。潮来时,潮头在薛家湾急转,一涌而至数丈之高,然后漫卷波涛,浩浩荡荡,汹涌而去。
唐时升——南翔里有八老人为会
白鹤村头春日晓,香雾濛濛百花好。
苍颜素发八老人,花前置酒相倾倒。
笑说邻翁学语时,追谈邑子知名早。
不知主客更劝酒,争引曾玄互提抱。
共等康强逢圣世,能无旦暮歌皇天。
愿炊香饭酿秫酒,且奉杖履长周旋。
►[八老会]南翔民风淳厚,盛行敬老爱老之风。八老会便是南翔长寿老人经常“杯酒笑谈,以相娱乐”的聚会。八老中年事最长者九十四,最小者八十一。
下篇:乡愁吟
徐时勉——迎春
三年官况总如秋,一岁春花两上头。
自觉衣冠成刻画,漫将悲笑看伶优。
风尘故国凭清梦,岁时他乡祝土牛。
此地更无梅似雪,只须灵雨散春愁。
►[故国清梦]作者徐时勉,南翔人,博通经史。明崇祯年间,授陕西澄城县令。一人独处西北,思乡之情犹盛。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终不见故乡雪梅,只留得灵雨浇愁。
李流芳——锡山夜别
撩乱乡愁一夕生,烛残酒醒奈深更。
隔船安稳归人梦,前路迢遥去客情。
江月又催征櫂发,寒鸡不待寺钟鸣。
十年分手梁溪路,但觉衰颓负此行。
►[锡山夜别]明代文人李流芳中青年时遍游江南各地。人在旅途,朝辞夜别,思乡心切,归途急急。诗歌就是写他离别无锡时归心似箭的“撩乱乡愁”。
江剡——卖鱼妇
卖鱼妇,街头哭,岁旱河干少鱼鳖。
终宵举网不盈筐,提鱼换米儿望娘。
鱼价苦贱米价昂,卖鱼味足充饥肠。
空手归来日已旰,夜夜明星天天旱。
►[鱼妇泣途]江剡,南翔秀才,清初诗人,晚年穷困。时年岁旱河干,渔民终宵举网无鱼,卖鱼妇只好坐哭街头。诗人只能以诗言情,表达对渔民疾苦的同情。
张恒——忆槎上旧居
千古浮槎处,吾庐乃在兹。
云沙重护宅,潮汐宛通池。
野鸟啼花径,渔人唱《竹枝》。
白衣诸故老,伏腊互传厄。
►[槎上旧居]作者为南翔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一生离乡背井三十多年。在外为官,故乡的“旧居”经常使他魂牵梦绕。
张大受——山雨楼感长蘅先生
何处山飞雨,楼居近水涯。
遗书传四裔,乔木属谁家。
故栋亡秋燕,空庭有晚鸦。
檀园风韵好,寥落后人嗟。
►[长蘅余韵]作者张大受清康熙年间进士,原籍嘉定,曾任贵州督学。李流芳,字长蘅。诗歌通过对家乡檀园及其主人李流芳的追记,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兴衰的落寞之情。
朱立江——长亭折柳之一:送别
岸柳天斜作絮飘,封家浜口路迢遥。
行人不忍轻攀折,小立春风杨柳桥。
陈松——长亭折柳之二:槎浦棹歌
织雨梳风长短条,鞭丝帽影去人遥。
年年送客情难尽,最是无情是此桥。
►[长亭折柳]南翔明代的平桥,又称杨柳桥。杨柳桥边有亭、有井,更有一排依依杨柳。于是,杨柳桥就成了南翔的“长亭折柳”之地。十里长亭别离歌,折柳赠君情绵绵。
李流芳——闻警
不眠苦夜永,待旦情彷徨。
传闻虏渡河,羽书达明光。
前锋已陷敌,大将堕马亡。
健卒三万人,一朝化犬羊。
孤城若累卵,覆车惩辽阳。
天子为动色,群议纷蜩螗。
司马出守边,元戎将启行。
当时画战守,经抚何参商。
曾闻右战者,未战已仆僵。
至今庙堂间,莫知谁否臧。
►[闻警不眠]李流芳31岁中举,两次进京殿试不第,回到家乡,绝意仕途,但仍对国家忧心不忘。《闻警》一诗便是他南归后,听到边境战事告急,而表达的焚忧和焦虑。
李流芳——苦雨行
冬春苦不雨,井竭水值钱。
入夏雨不休,出门水接天。
咄哉造物功,旱涝何其偏。
贫家少生事,俯仰资薄田。
平陆成江湖,一望令心酸。
二麦既已尽,稚苗不得安。
岁功苟如此,何以供粥饘。
海内方嗷嗷,常苦征赋繁。
去年北大水,三辅民骚然。
司农乏远筹,往往苛东南。
连年稍成稔,额外不肯宽。
虽有卒岁储,倾囊输上官。
吾观闾左情,岂堪一凶年。
惜哉此长虑,谁为叩帝阍。
►[水旱关情]是李流芳著名的五言古诗。全诗描写了当年的春旱夏涝,以及旱涝之灾中的民生疾苦,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忧思。
江南园林的唯美场景,充满韵味的古诗词演绎,缤纷绚丽的舞台效果,让观众深深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不少观众表示,寻梦诗画的演出现场非常唯美,同时也非常有韵味,吟诵活动把古诗词的美感重新挖掘再演绎出来,让人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