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二季来了!这八家新加入的博物馆,能复制第一季增加50%参观量吗?


作者:毛奕云
编辑:毛奕云
时间:2018-10-10 22:25

乾隆是“盖章爱好者”?雍正嫌弃乾隆的“农家乐审美”?节目年轻到只有“上下五千年”?

去年年末,由九大博物馆掌门人坐镇,当红演员演绎文物前世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豆瓣得到了9分的高分,并让很多人爱上了博物馆,首批九家博物馆在节目播完后参观量平均增加50%。

昨日,国家宝藏在官方微博中公布:第二季的启动仪式于10月9日举办,两季博物馆(院)长交接国宝印信。第二季的博物馆名单也同时亮相:除了常驻的故宫博物院,还有另外8家国家级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 、山东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 、云南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新疆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各有什么特色?它们可能派出哪件文物“一决高下”?周到君这就带大家先走一遍,剧透值得看的“国家宝藏”——其中有不少《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中出现过的老朋友哦!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为24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60余件(包括国宝级文物6 件),馆藏中以满城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出土的文物最负盛名。

错金博山炉 西汉

将炉盖变成仙山,这座熏香用具点起烟来像雾像云又像风。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通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

■《如果国宝会说话》将博山炉拍得尤为唯美

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工艺精湛,装饰华美,举世闻名。

长信宫灯 西汉

“两千余年她未曾挪动一步,却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河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

■长信宫灯细节 图片来源:《如果国宝会说话》

为什么这样说?长信宫灯高48厘米,形状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全灯分为头、身、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可以任意拆卸。灯上刻有“长信尚浴”、“阳信家”等铭文9处共65字。浑然一体的灯体结构和体内的空腔,展示着汉人超前的环保理念。

刘胜金缕玉衣 西汉

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长1.88米。

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全套玉衣由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与玉衣同时出土的有镶玉鎏金铜枕、玉眼盖、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门塞,组成一套完整的葬玉。

山西博物院

你是否还记得上海博物馆的大展——“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这场展览可谓盛况空前,为了迎接巨型壁画,上博把大门都拆了。

山西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珍贵藏品约40万件,珍贵藏品约40万件,其中一级文物400余件(截至2013年12月)。

鸮卣 商

不少人想到山西博物院就想到“愤怒的小鸟”。这只山西博物院的吉祥物本名叫鸮卣,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卣则是一种中国古代酒器。

■鸮卣曾在《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中出场

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1956年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形如两鸮相背而立。盖为双鸮首,环目,尖喙,弯眉,盖中央置四阿顶方柱钮,饰雷纹。腹作双鸮身,子口微敛,垂鼓腹饰卷曲羽翼纹。身下为四爪,两两相背。盖腹相合,两鸮昂首背立。

鸟尊 西周

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玉组佩 西周

“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串接成闪光的句子,在身体上被佩戴成段落,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 ”人们以龙、凤、鱼、蚕、鹿、大雁的形象做成玉片,全部佩戴在一个人的身上。

■玉组佩在《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灿若繁星

1993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玉组佩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组成,共有204件。整个玉组佩展开长达2米,纹饰多用双勾技法,工艺精湛。下端2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动活泼。

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现有历史文物14万余件,尤以陶瓷器、青铜器、书画、甲骨、简牍、汉画像石、古籍善本等收藏最著特色。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二位先圣躬身互拜的背后,是两种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汉代人把这个场景刻在砖石之上,置于兆域之中,为的则是铭记和传承。人类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因铭记传承而绵延不断。”“孔子见老子”画像石盛产于山东,见证了先秦两汉时期山东儒学的兴盛。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效果图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高48厘米,宽111厘米,厚21厘米,整体近长方形,采用减地线刻技法,图像构图注重平面化表达,轮廓清晰,造型简洁,线条生动有力。

龙山蛋壳黑陶杯

“大家对薄有怎样的理解?薄如蝉翼,薄如钱唇,1厘米,1毫米,甚至是0.2毫米……”龙山时代黑陶杯被世界考古学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最薄的地方只有0.2毫米。

■《如果国宝会说话》表现的蛋壳黑陶杯制作过程

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整器为两部分套合,以轮制而成,器壁薄如蛋壳,表面乌黑光亮,是典型龙山文化的特征性器物,代表了中国远古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截至2016年12月,藏品总数已达17.27万余件(套),包括文物和古籍130785件(套),自然标本41960件。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和书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居全国博物馆前列,而广东出土文物与金木雕、端砚的收藏最为丰富,也最具地方特色。

潮州窑白釉观音立像 明朝

在《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中有一对“塑料姐妹花”,其中姐姐由潮州白瓷制成,看起来柔光四射。

■《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中的“塑料姐妹花”

高78.5厘米,广东潮州窑产,广东省博物馆收藏。观音头梳双辫垂于两肩,辫梢系巾带随体飘摆,身着敞领长衫,腰束长裙,面庞方圆丰润。此件体量较大而完美,是潮州窑瓷塑中的杰作,为明代人物瓷塑所罕见。

木雕罗汉 北宋

高51、座宽22.6厘米,1963年发现于曲江南华寺。

■《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中做总结陈词的罗汉

像座正面刻铭文:“庆历八年正月广州第一厢第六届女弟子潭一娘舍尊者一位入南华寺。永乐二十年□月,曲江河西信官蕫□□重妆。成化十七年正月,弟子萧道聪重妆饰。”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院藏文物3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

水陆攻战纹铜壶 战国

四川博物院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有水陆攻战纹铜壶、曼衍角抵图浮雕石棺、荷塘渔猎画像砖和渔筏画像砖等。其中,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身满饰嵌错图案,以三角云纹为界带,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弋射图,下层为水陆攻战图。圈足饰菱纹和四瓣纹。

张大千仕女擁衾图轴 现代

纵117,横47.3厘米。纸本,设色,绘仕女擁衾沉思。上有作者题七绝一首:“长眉画后尚惺忪,红豆江南酒面浓。别有闲情怪周昉,不将春色秘屏风。”“丙戌秋孟并题。天逸吾兄博笑。大千张爰”。钤白文方印“爰鈢”,朱文方印“大千”二印。丙戌—1946年。

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共计20余万件,古滇国青铜器、南诏大理时期的佛教文物以及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物极具代表性。

牛虎铜案 战国

战国牛虎铜案,是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也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随葬品最多的24号墓。

■《如果国宝会说话》截图

器物主体为一头大牛,站立状,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饰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状,张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横向套饰一只站立状小牛。大牛与小虎用模铸造,一次成型,小牛则另铸再焊接于大牛腹下。作为滇国的一件祭器,牛虎铜案在力学和美学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几近完美。

战争场面叠鼓贮贝器 西汉

西汉时期滇国青铜器,出土于晋宁石寨山,发现时器身已残,只余一个器盖尚存。器盖上饰一组人物,反映了滇族与昆明族军交战的场景。雕铸人物13人,马一匹。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展示的滇国贮贝器

其中一方是椎髻的滇国将士,一位通体鎏金的骑马将军,四周为一群装备精良的士兵;一方为辫发的昆明人,均为步兵,似乎装备不如滇人,已被击败。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铜奔马 东汉

铜奔马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旅游的标志。旧名“马踏飞燕”,但因为不能确定天马脚踏的是哪种飞禽,较少使用。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动起来的铜奔马

这座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表情生动,造型矫健精美,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 唐代

1964年12月,在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发现的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宫,出土了一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组成,大小套置在一起。

这套舍利容器,是现今发现最早的棺椁式瘗埋舍利的实物资料,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习俗相融合的一个例证。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新疆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现收藏历史、民族、革命等各类文物和标本4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400件,约占全疆总数的60% 。最有名气的是干尸收藏。

五星出东方锦护臂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长18.5厘米,宽12.5厘米,蓝色为地,平行排列了孔雀、仙鹤、辟邪、龙虎及五大行星。面锦由4070根经线,600根纬线织成。现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图片来源:《如果国宝会说话》

《如果国宝会说话》说:“大地的经纬纵横交叠,标识出山川和城市。坐标连接,足迹踏成道路,示意来处,遥指去向。”丝绸之路,走起!

干尸展览

《逝而不朽惊天下-新疆古代干尸陈列》面积约700平方米,是新疆博物馆里最具特色的展厅。整个陈列分为罗布泊的楼兰居民、小河—埋葬千口棺材的墓地、戴金额面具的营盘人、扎滚鲁克的彩绘面人、精绝国夫妻情、阿斯塔那地宫的主人、阿勒泰石人石棺墓等7个单元。

《国家宝藏》也许讲得不深,但却以很有创意的方式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博物馆并理解国宝之美。这样的文化综艺是我们需要的,也是世界所关心的。最近,21世纪福克斯和阿波罗控股的Endemol Shine集团拿下了《国家宝藏》的国际版权,将与CCTV合作推出国际版。最后一起来看节目组制作的国际宣传片,期待第二期尽快与我们见面吧!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