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总决赛的录制现场,郭德纲与张国立以及选手们正在走台。他跟未入围总决赛的选手们挨个儿打招呼:
“自打上了这个节目之后,你业务怎么样了?”
“你那个小剧场又亏了多少钱?”
“你找到女朋友了没啊?”
……
摄像机一一扫过这些选手,选手们格外珍惜在节目中正面亮相的机会——对其中很多人来说,这可能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在电视荧屏上亮相。
郭德纲也特别细心:“有我没念到名字的吗?有的话,麻烦举个手,咱们一个也别拉下喽。”
按照郭德纲自己的说法,过了40岁之后,他很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变化,“可能岁数大了,我老觉得每天都是按照一个退休老大爷的标准要求自己”。
“老大爷”的特点之一,就是与世不争、与人为善,但,心里头门儿清着呢。
毕竟,在自认“老大爷”之前的二十多年里,郭德纲是媒体和公众眼中——他自己也并不否认——爱逞口舌之快的“大爷”。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你说我一句,我十句一百句等着你。
即便是郭德纲觉得自己已然“老大爷”和气附身了,“大爷”的霸气,还是时不时会窜出来。
《相声有新人》第一期交大博士夫妇怼郭德纲,引起过很大争议。
当张国立提及 “我们这儿还来了跨界的博士”,郭德纲立马接茬:“博士啊,那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是单身的呢,还是夫妻?”
第四期的演员PK环节,郭德纲提出用“磨蔓儿”的方式进行对决。
所谓“磨蔓儿”,就是相声演员在开场白阶段,通过彼此的姓名做包袱,来吸引观众。郭德纲自己最为经典的“磨蔓儿”小段,就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但也有缺少这项训练的选手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相声不必拘泥于这种传统基本功。于是,郭德纲跟选手交流的时候,就意味深长地问:“你那个‘磨蔓儿’学会了没啊?哦,还没啊,那可得学着点儿,咱吃相声这碗饭的,可不敢不会这个。”
《相声有新人》的终极决战,将于10月27日周六晚播出;而与此同时,由姜昆、蔡明担任评委的“首届相声小品大赛”也正在进行当中。与往年相比,今年可以算得上是相声在主流媒体上频繁亮相的“大年”了,而被谈论最多的话题,依然是传统与创新。
同样,与往年相比,郭德纲说自己越来越不愿意去争执什么。他只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唯有商演,才是检验相声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为其他的,都可能靠人力进行操作。
郭德纲最近的微博引了一句老话:逢魔遇佛皆为度化,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而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郭德纲说:
人生,不是为了解释。
郭德纲:看机缘合适,该收就得收。(有条件吗?)得他也得合适,我也得合适。我觉得这孩子条件不错,表现力也挺好,但是确实在品质上或者在其他方面不太适合,那就需要停一下再看。还有的可能志不在此,他是希望通过踩个跳板,然后去拍戏、去做节目,那么也不在我要收的范围当中。
拜师分两种,一种是为有用,他要拜一个对自己有用的师父,帮他有演出、带他上节目、给他好多人脉关系。一种是咱们俩好,我喜欢你的为人,你就是在乡下一个小房子里面说相声,我也爱你,我也要跟你学,跟你呆着。
所以我得看你到底是什么状态,这个东西是瞒不了我的。我拿眼一看你,我就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收你,日后是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个祸害,那我肯定不要。
郭德纲:那可能是有的。但是他凭借他的天赋,通过某一个契机成功了之后,这只是此一时。还有个彼一时。一个小孩站在公园里唱戏,他没有任何的基本功,就是嗓子好,就是聪明,观众也喜欢。某天晚上放到大戏院里去唱一场,观众也热情,他有知名度了。那么从明天开始呢,他要回过头找老师从头学,补上他欠缺的课。因为他现在是小聪明,不足以把他扶持到永远。
否则的话,为什么有些人红了一下就没声儿了呢?就是自己接不住自己。说相声也好,唱戏也好,有句老话儿:谁家年三十都能吃顿饺子。你要想天天吃,你有那么多的面和肉吗?就这么简单。
郭德纲:先要功底,然后创新。相声怎么能活下去,要创新才能活下去,但前提是功底。你没有功底,你创新什么呀?就如同我们台上有个选手提到说我们就是要创新,西方古典音乐从巴洛克,到古典,到浪漫,每个时期都是有人打破原来旧有的规则,一步一步创新的。这说得对,但前提是,每一次打破规则的,都是行业内部的顶级人才,而绝不是门前卖麻辣烫的,这边儿修鞋的,说我要出来打破你们的规则了。这就跟你没有关系!垄断也得是内行垄断,得有深厚的基本功。
我们现在有个误区,就是他没有基本功,他想回避这块,他才提出来说我们要创新。好多人直接跳出来,舍弃了123,就说他要做数学家。我反对的是这样,我不反对创新,但好多人会故意歪曲我的话。
郭德纲:我不羡慕。从古至今这些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从来没有变化,所谓的网红也好,什么也好,历朝历代都有,看着都不新鲜。可能你看着觉得新鲜,但我觉得我见过这样的。这种先例是怎么出来的,他们到最后是怎么泯灭的,我们都看到过。你自己在中间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从你哪天红起来开始看,我能知道你哪天就灭下去。所以这些东西不新鲜。人就是这点人,事情不外乎来回地循环。
郭德纲:当年大多数的相声大师都只有小学学历。你解释一下吧,学历对这个行业有什么用处?首先要求的是对艺术的见解和天赋,你不认识字,你也能成为相声大师。当然,你是大师再认识字,那是锦上添花。
而且,比如科学家,比如博士都到我们的节目来,我想说的是,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你成为科学家,不是让你来做一个相声爱好者的。你好好地研究你们的物理、化学,对国家更重要。我们有的是喜欢说相声的朋友,你玩一玩就好了,你千万不要抛弃你费这么大劲学到的东西,那个谁都亏不起啊!
郭德纲:我没有。1990年代末,我们开始做剧场相声,我知道它不挣钱,但我有其他吃饭的手艺,比如说我去做编导,做影视剧编剧,去干别的,拿那个钱来说相声。那会儿我一切的生活标准就是不要饿死。如果光指望着相声吃饭,那你坚持不下来,你得活啊,你一定得有个养着你的手艺。
好多开相声小剧场的,跟我说赔了多少钱。我说其实人人都可以做成德云社,条件呢,第一你要有人。有人指的是要有说相声的人,而并不是你一个厨师一个裁缝一个摄像,你们三个人突然间要弘扬相声,抛弃了本职工作,成立了相声社,这种人有一万个都没用。第二,要有作品。所谓有作品就是你要有基本功,你每个人不得会个一百到二百段儿的?第三,就是坚持,而且一定要有钱赔进去。你如果这三点都具备的话,你就一定能成德云社,甚至比德云社还好。
为什么这么些人不成功?原因就在这儿。你就盲目地看着德云社挣钱了,你真是光看贼吃肉没看贼挨揍,所以你不成功,你不成功是天道。因为站在台上说几十分钟挣那么多钱,这么一个暴利的行业,老天爷有眼,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功,那就没有王法了啊!
郭德纲:是。比如你在专业团体里,你要评个职称,这是人为啊,给你一级也行,给他一级也行。你参加相声大赛,这10个评委决定你是一等奖还是二等奖,这个好弄,调整这10个人的状态不难。但是大型商演很难。比如我们在上海表演,能容纳1.8万人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你家有1.8万个朋友吗?谁再帮我,谁能调来1.8万人,自觉自愿地坐在那儿?不现实。
所以说目前为止,也只有商演这么一种技术手段来决定你是否成功。其他的,是人力可为的。唯独商演,人力不可为也。你再有势力,你给我调800个学生坐在现场,但那是假的呀。你也知道,我也知道,所以那没有意义。
郭德纲:特别严格。我们从一开始,孩子刚入科,就要教他怎么做人。为什么我们开始一两年不教他艺术呢?不教艺术,先让你做卫生,可能来了半年,每天都是做卫生。我们不缺做卫生的,我们也可以去雇保洁,但是让你做卫生,就是看你等得了等不了。我都做了半年了还没有轮到我?那我走吧。您快走,快走。磨不住性子的话,好不了,因为不敢保证你之后能红啊,这是第一关。
学了半年、一年之后,经常还是集体做卫生。老师会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就看,老师出现谁干活,老师不出现谁干活。老师一来你干活,老师一走你歇着,当场开除。你能偷懒,你在这个行业就呆不了。不能给这个行业找麻烦,理解吗?相声界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我们不要带来祸害,你有贼心眼子,留你就是祸害。
郭德纲:他不可能爆红,但他会有碗饭吃。因为我们的要求太严了,凡是在我们这里呆过的,都能干点事,虽然离我们的要求还很远。他要去电视台录个节目啊,到哪里当个小班主啊,这些都不难。我们也不能赶尽杀绝啊,也要给他碗饭吃。
郭德纲:规矩可以不遵守,但是一定要存在。很多人是知难而退,知难而绕,他知道遵守规矩很难,所以才会打出新的法宝来,说什么新社会了,不要这些东西。其实这是错误的。“江湖”不是一个贬义词,而且它是代表人间正道。很多人特意地去贬低它,说什么“江湖气”如何如何。江湖气怎么不好?它是忠孝仁义,它是正能量的东西。仁义礼智信,孔夫子所提倡的东西,其实都是江湖规矩的表现,都是正能量的。所以规矩是一定要有的,你可以用各种借口来否掉我们的这些个东西,但是它是存在的。
郭德纲:我7岁学评书,9岁学相声,1988年(14岁)开始唱戏,唱了5年的戏,因为说相声不挣钱,我得吃饭。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我都会,跟那种民间小剧团哪儿都去。那个过程中我很快乐。其实那几年对我来说是个人生的顿悟。比如我今天两场戏,下午演的是个皇上,晚上演的是个杀人犯。那些年我就想啊,人生也就这样,挺好,各种生活状态、各种身份我都来过一遍了。当然有人说你那都是假的,我心里头说你那是真的呀?人这一辈子就是这几十年就得了,说别的没有意义。
我经历得太多了,我老开玩笑说我这辈子能拍个一百多集的电视剧。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跟戏班儿打交道,跟说相声的打交道,跟影视圈的打交道,跟各种人打交道,所以说,也都看明白了。
郭德纲: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事情就是怼回去,觉得你冤枉我,你委屈我,那我还不得怼你。但是40岁之后,我就不往心里去了。我自己是这么觉得的。第一,有什么事别往心里去,与我无关的人和事,不感兴趣,没有意义。第二,原谅所有的人。(这个可以做到吗?)可以呀。你岁数越大就越明白,谁都得活着,骂你的人也被别人骂着,人生不是为了解释。你得往好处看,你得往开处想,再去争有什么意思。
我现在已经快处于半退休状态了,我40岁开始就做好准备怎么退休,怎么去玩儿,去开心啊什么的。我老觉得每天都是按照一个退休老大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郭德纲:工作是工作,心态上我是这样,就怎么开心怎么好,谁要说点什么闲话什么的,不往心里去。爱你的人自然就爱你,不爱你的你也改不了。
到现在还有些人,每天在网上编造各种谎言诋毁我。要是当年,我一定逐条地去回击,现在看完了,我就是一笑。我想如果通过这个,他能炒热一点,他的小剧场能多卖10张票,不也是我帮他做了点好事吗?有的人他比你还明白他是在冤枉你,他比你还明白你有多优秀,他非要这么说,就让他说吧。
郭德纲:他们都认为我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土匪。人们习惯于听别人说,他可能根本不认识郭德纲,可能只是吃饭的时候听到旁边那桌有人说郭德纲没文化,人们愿意相信这种东西。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根本不认识你。为什么微博上骂人的多,朋友圈骂人的少呢?因为(通过朋友圈)我能找到你。微博上起个名字,阿猫阿狗都能随便骂人。所以感谢互联网吧,要不然很多人得能别扭死。
郭德纲:那会儿确实是需要那样。为什么我当年那么厉害,反击性那么强?我每天是在一个高压的状态下生活,比如说相声界某些同行忽然间觉得德云社是个威胁,要采取点什么手段。作为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你说我能不着急吗?能不反驳吗?然后这种反驳被人说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土匪”。
我后来想过,我这前半辈子经历过好多事情,如果错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今天的郭德纲。但是,受多大的委屈,就会有多大的成绩。要是没有这些人的压迫,不会有今天的郭德纲。真的,我生生是他们逼出来的。
当然我现在都理解了,当时处在他那个位置上,他一定得这样讲。
摄像|杨眉
剪辑|罗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