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等了好久了?终于可以开吃了!
位于黄浦江源头松江的黄浦江大闸蟹今天正式开捕。与此同时周到君了解到,受气候、养殖环境等影响较晚上市的崇明大闸蟹,也将于本月下旬全面开捕。黄浦江大闸蟹正式开捕标志着上海本地大闸蟹--“阿拉蟹”已经开始陆续上市开吃。
周到君从今天举行的黄浦江大闸蟹开捕仪式上获悉,今年风调雨顺、气候宜蟹,“阿拉蟹”普遍增产,黄浦江大闸蟹首网打捞上来了多只近年来少有的公蟹超8两,母蟹超6两的“蟹王”,其中最大公蟹8.6两,最大母蟹6.3两。据首网捕捞的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称,从目前养殖情况看,大部分养殖的大闸蟹正进入最后的生长期,估计再过10天半个月,捕捞上来的大闸蟹有可能破公蟹超9两,母蟹超6.5两的“上海蟹王”纪录。
“阿拉蟹”产量普增5-10%
据市水产办估计,上海本地大闸蟹今年的养殖面积约5万多亩,总产量约8千吨(包括扣蟹),其中成蟹养殖面积在1.5万亩左右,产量1500~2000吨,主要养殖地分布在崇明、松江、青浦,产量约为1700吨。有业内人士认为,其中位于黄浦江上游松江泖港的黄浦江大闸蟹由于引用母亲河黄浦江水养殖,而被喻为最标准的“阿拉蟹”。
据了解,“阿拉蟹”以塘蟹养殖为主,虽少有湖蟹、野生蟹,但上海本地大闸蟹以养殖水准高而在全国闻名。其中产自松江泖港的“大泖蟹”,是2007年在松江区水产良种场的技术支持下,以及在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联合攻关下,引进第七代河蟹良种——江海21养殖的,其养殖的大闸蟹恢复了20年前长江系大闸蟹具有的腿长,额齿尖等优良特征,因此在塘蟹养殖中备受业内推崇。
上海水产协会相关人士告诉周到君,今年上海本地蟹产量普增5-10%,为近年来大闸蟹养殖最好年份。今年大闸蟹产量普遍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天气帮忙,风调雨顺、气候宜蟹,从目前养殖情况看,今年大闸蟹增产丰收已成定局。
首网出现8.6两公6.2两母“上海蟹王”
周到君今天来自捕捞现场的消息,今年很多“阿拉蟹”不但产量增而且肥满度特别高,同样大小规格的大闸蟹,今年公蟹比往年重5-8%,母蟹比往年重10%,也就是说今年大闸蟹肥满度特别高,这同样得益于“老天爷”帮忙和科学养殖。
松江区农业部门相关人士告诉周到君,今年首网捕捞的最大公蟹8.6两,最大母蟹6.3两为近年来少有,由于大闸蟹尚在最后的生长过程中,不排除有更大的超记录“上海蟹王”出现。“鱼跃水产”是目前松江规模最大的大闸蟹养殖专业合作社,据该合作社捕捞前观察,今年他们养殖的大闸蟹产量可达16万斤,今年4两公3两母的大规格蟹的出塘率预计占比在75%。250克以上公蟹,180克以上母蟹的特大规格大闸蟹占比接近三成,均创近年来之最。而产自金山的大闸蟹预计今年产量可达20万斤,大闸蟹的普遍规格在3-4两之间,其中个头最大的母蟹有5两多,同样为近年来所少见。
堪与阳澄湖湖蟹媲美的“阿拉蟹”今年未涨价
“十一”过后,即进入啖蟹的高峰季节。上海海洋大学相关大闸蟹养殖专家推荐,进入10月中下旬是品尝上海本地大闸蟹的最佳季节。虽然是塘蟹,但10月中下旬至11月捕捞上来的部分“阿拉蟹”可与江苏阳澄湖湖蟹、江苏太湖湖蟹媲美,这是因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捕捞上来的大闸蟹大都已经成熟,崇明靠海,长江口的水有点咸,蟹在带有一定盐的水里养殖,味道更鲜美,崇明蟹如果引进长江水养殖,就能凸显这种鲜味。而包括“鱼跃水产”在内的部分松江大闸蟹从黄浦江源头引水,水质相对较好,养殖质量自然会提升。另外,与各地养殖的塘蟹比较,上海科学化养殖水平较高,管理比较到位,也是“阿拉蟹”堪称塘蟹中上品的原因。
由于养殖水平高,质量上乘,很多“阿拉蟹”按只销售,或按只定价再装礼盒销售。多家养殖户表示,虽然今年增产丰收,蟹肥壮了不少,但今年大闸蟹的销售价格未涨也不跌,保持去年水平。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今年大闸蟹售价维持在去年水平,礼盒装5对装,3.5两公2.5两母580元;4两公2.8两母880元;4.5两公3两母1280元。“大泖蟹”4.4-4.7两公和3.1-3.2两母100元/只,4.1-4.3两公和2.9-3.0两母80元/只,3.8-4.0公和2.7-2.8两母60元/只,售价均保持去年水平。
另据周到君了解,上海本地大闸蟹多数供应上海市民,其主要通过网上销售或在当地建立实体店等进行销售,也部分养殖户将大部分大闸蟹定点供应老客户。
上图说明:刚刚捕捞上来的黄浦江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