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清晨6:07,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明星展品“会飞的汽车”运抵上海。
这款“会飞的汽车”刚运到上海,就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好奇心。
据介绍,该展品由斯洛伐克科技公司AeroMobil研发而成,重达1.4吨,融合近40项专利。
届时,它将在进口博览会汽车馆入口的第二个展位亮相,为观众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Aeromobil公司官网上,其将参加进博会展览的新闻被放在了显眼位置。
AeroMobil公司官网于9月17日发布的新闻显示,AeroMobil及其第一辆飞车——电动混合动力4.0 STOL(短程起飞和着陆),将参加2018年11月5日至10日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
据了解,这次亮相,不仅是AeroMobil “会飞的汽车”在中国的首秀,也是其在亚洲的首秀。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年度预测,到2022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对于AeroMobil公司来说,中国无疑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
AeroMobil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uraj Vaculik介绍说:“AeroMobil对于能够参加进博会,以及得到在中国市场探索的机会感到非常兴奋。AeroMobil作为一个具有全球抱负的新航空航天和汽车公司,认为中国政府拥有使用创新技术,使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明确愿望。我们相信,AeroMobil生产的新一代个人飞行器将通过高效、快速的个人空中旅行支持中国和中国的持续增长,并加强与其他地区市场的联系,这对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至关重要。”
据了解,AeroMobil 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斯洛伐克,定位于生产多模式汽车(Multi-model vehicel),解决的是50-500公里之间低效的交通需求。
Aeromobil 公司此次带来的“会飞的汽车”是其研发的第四代产品Aeromobil 4.0 STOL,它的周身以黄色和银色为主,除了炫酷的外表和形状,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变身”,有点像《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
从进口博览局发布的视频可见,Aeromobil 4.0 STOL线条流畅,极具科幻感。从汽车形态切换到飞行模式时,车门打开,逐渐演变为更长的两侧机翼,汽车尾部变成竖立的尾翼。
飞行模式下,Aeromobil 4.0 STOL看起来就是一架小型固定翼飞机,样子看着还有点萌萌哒!
不过,由于这款展品处于飞行模式时的外形与飞机实在太像,因此也有网友表示:这款展品究竟是“会飞的汽车”还是“会跑的飞机”?它如果要上路,是要给它汽车牌照还是飞行牌照?
根据Aeromobil 公司官网的介绍,“会飞的汽车”内部则有仪表盘、PAD等设备,甚至还挂着两副飞行耳机。尽管上天飞行的画面尚未公布,已经让人十分神往了。
据介绍,“飞行汽车”的内部被高效地优化,以保障乘坐的舒适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在汽车内部,所有的功能和特点都很突出,并且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易于访问和设置。
设计团队强调安全和轻量化的设计,同时创造性地改变所有控制和显示,使得所有的控制都显得很前卫,但又十分容易上手。
驾驶时,驾驶室是一个独特的玻璃座舱系统,且有一个易操作的显示器设备。这些集成的数字显示器,将显示与车辆自动操作有关的必要信息,起飞时将无缝地转换为用于飞行模式的完美显示系统。
为了有效地管理车辆的重量分布,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的座位是固定的。为了方便驾驶,踏板和主飞行驱动控制是可调的,以提供最佳的操作体验。
在安全性方面,“飞行汽车”的内部也有先进的安全技术作保障。乘员约束系统,利用先进的安全带技术与双级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时能为乘客提供最好的安全防护。
不仅如此,该车还配置了最新的弹道降落伞,让车辆在空中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返回地面。
在这里,周到君也有个问题:以后驾驶“飞行汽车”的人,是应该称为“司机”还是“飞行员”呢?
Aeromobil 公司表示,在空中飞行比在路上开车更令人兴奋。不仅仅在于空中的“极限”速度,也在于从空中可以看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以及无与伦比的视野。
有了“会飞的汽车”,驾驶员几乎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旅行,而如果选择不飞,也可以悠闲地把手放在方向盘上,尽情享受在地面飞速奔驰的乐趣。
不过,虽然“会飞的汽车”很牛,但它的价格着实不便宜!
早在去年的高德地图“2017未来交通论坛”上,AeoMobil公司就宣布他们的飞行汽车将全球限量销售,不含税价格在120万-150万欧(约940万-1200万元人民币),这价格大家恐怕是望尘莫及了。
那么,在未来,“飞行汽车”能得到普及吗?如果会,何时能普及?
事实上,“飞行汽车”想要得到普及,除了价格外,还有其他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包括空中交通维护、起降场地、续航等等。
目前,对于空中交通,很多国家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连一个小小的无人机上天都有严格管控,更别说是汽车这种“庞然大物”。
所以说,飞行汽车的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当然,在日益艰难的交通下,飞行汽车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到像谷歌、Uber、空客这样的巨头,也在通过投资飞行汽车初创、搭建城市飞行的士系统等方式,入局了飞行汽车。
而我国汽车巨头吉利也收购了美国硅谷飞行汽车企业Terrafugia,并表示要做好做大这件事情。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后,会不会拥有我们国产的飞行汽车呢?国家是否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支持飞行汽车的普及?
当然,从目前的进度来看,飞行汽车要完全走入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路程要走,甚至比无人驾驶所需的时间更长,但以AeroMobil、谷歌、吉利等为首的公司所作出的尝试,都让原本遥不可及的飞行汽车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图片来源:AeroMobil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