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10月,西门子医疗来沪干了件大事,他们宣布投资人民币30亿元在浦东新建实验室诊断工厂,并于10月19日举行了奠基仪式!
据了解,工厂落成后,上海将成为西门子医疗影像诊断与相关实验室诊断产品生产的综合性创新基地,满负荷生产后预计将创造约500个新的就业岗位。
新的实验室诊断工厂将成为西门子医疗在亚太地区的首个体外诊断试剂工厂,上海园区也将成为他们在该地区的首个拥有体内和体外诊断产品的生产基地,将会提供更多本地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周到君在浦东的实验室工厂里看到了一条高度可视化的生产线,影像诊断与治疗的仪器们从元件到组装再到测试,全程都有高效的数据管理。
今年6月,斯坦福大学和某公司开发了预测寿命的项目,这么厉害的技术可不是什么塔罗牌占卜,而是依托健康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新算法。今年9月,西门子医疗打造了一颗数字心脏,就是借助模拟患者细胞电气和物理特性打造出的虚拟心脏。
帮助医生了解起搏器是否能够挽救心脏衰竭患者的生命,预测手术风险,对于要做这类高危手术的患者相当于定心丸作用啊。
缩短病患在仪器诊断中的参与时间,这是最直观的,周到君在厂房的墙上看到了最新一代的CT机图片。
听负责人介绍,患者躺在扫描床上,完全不用翻身,扫描探测器可以全方位的来回摆动。
预防、诊断和治疗构成了个性化医疗,比如,SOMATOM go. 剂量的大幅降低和图像的清晰度将临床水平带入了全新的高度,大量高级功能包的加入,加强诊疗效果。
西门子医疗采用特有的PRIME低剂量技术,结合去滤线栅采集和先进的重建算法,在乳腺X摄像机MAMMOMAT Inspiration乳腺二维影像中,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最高30%的辐射剂量,保护广大女性朋友。
找准病因,才能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明确诊断,就好比一样是腰痛,不一定就是腰间盘突出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肾盂积水、感染、结石等,这就得依托先进的CT机了。西门子医疗影像诊断产品中有大量的技术都涉及早期发现疾病,提高病患检出率。
比如癌症早期患者,如果在基层医院就能早期发现,那么及早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及降低患者在诊治全程过程中的总体医疗费用的最关键一步。
2017年5月,他们推出了影像大数据平台teamplay,提升了基层医院医生的影像诊断能力,帮助医疗机构快速、高效地收集和分析由影像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以优化影像设备的操作效率、提升临床及财务业绩。
西门子医疗将数字化布局分为四步:
从高质量的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及运营数据中生成数据;汇总数据以实现透明度、操作互通和知识共享;分析数据,生成可实施的洞见;进一步简化用户体验以支持管理方式的变革。
比如说,MAGNETOM Sempra是首台人工智能磁共振,配备AI平台,于2017年底在中国推出。
Sempra能精确地观察解剖结构,通过一键化扫描,Sempra中的AI平台可以自动完成从扫描准备到在线后处理的整个扫描流程。通过AI平台,Sempra可以对成像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大数据生成及进一步的深度学习及分析成为可能。
西门子医疗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的政策,从产品技术、服务配套上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他们园区的用户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周到君看到了销往全国的仪器、所在医院、工程师的工作画像,他们实现了24小时实时监控机器的运转状况,提前报备维修的功能。线上培训课程更是可以远程指导医生操作仪器,大大压缩了医生们的学习成本。
基层医疗由于成本投入因素,需做到“一机多用”:西门子医疗的影像诊断融合影像设备就是一台设备一次检查,可以得到多种临床功能的分析。
比如SPECT/CT, 可以得到SPECT早期功能影像,诊断级CT的解剖影像,甚至可以指导放射治疗的计划。
比如,全球首台采用平板电脑进行操作的CT SOMATOM go. 及血管造影机Artis one能帮助那些面临着人员短缺或人员接受陪训程度有限等挑战的医院提供可负担的、操作简易的技术和产品。
在分级诊疗层面,西门子医疗提供虚拟影像运营中心的方案,通过上级医院资深的医生在虚拟影像运营中心远程指导和控制,帮助基层运营端的检查操作以及读片和诊断。其中数字化服务能够提供IT以及整套的方案,从源头上帮助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得到保证,从而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愿景。
据悉,在即将到来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西门子医疗将带来↓
目前西门子全球最高端的SOMATOM Drive双源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将亮相展台 ,其创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摆位、智能扫描和一键式图像处理,大幅提高CT检查的效率和精准性。
西门子全新的实影渲染解决方案(cVRT)能够获得前所未见的影像效果,以极为逼真的算法重建组织并大大提高这些影像对临床医生的价值,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大的指导意义。
上海实验室新工厂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会进一步助力西门子医疗转化诊疗模式,全面支持“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