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魔都市民游客可能已经通过各媒体,尤其是新媒体领略了黄浦江两岸全新的夜景灯光效果,相信不少人还已经亲眼目睹过。
那么,全新亮相的夜景灯光背后,有哪些故事?老外滩、北外滩、陆家嘴、杨浦滨江、四座大桥到底做了哪些改造提升?今天晚上,负责组织《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的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请该局景观灯光处处长丁勤华为我们揭开了幕后故事。
1、黄浦江两岸景观灯管为什么要调整?
丁: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光。经过这么多年,有些设施设备都有些损坏,特别是一些灯光技术已经落后了。
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黄浦江旅游发展,进一步加强上海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
2、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光的改造提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丁:我们其实从2013年开始就系统研究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光存在的问题等,邀请了国内6家设计公司进行方案设计。
2016年下半年,进行了黄浦江景观灯光改造全球方案征集,有51家国际知名的设计机构参加。有些国外的设计方案可能是很弹眼落睛,但考虑到实际,有些效果可能是我们目前阶段没法接受的。
2017年,由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整合了各家之长,最终出炉了《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
今年2月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的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重要节点当年见效”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有关部门、相关区的共同努力下,列入今年2018年计划的项目。
3、这次改造提升范围有哪些?
丁:此次改造提升包括4座跨江大桥、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之间两岸340栋重要建筑、16座码头、近20公里左右岸线景观照明新建、改建和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集中控制系统建设, 9月底按原定计划基本完成建设并正常亮灯。目前,灯光效果调试接近尾声。同时,也欢迎市民游客提出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议可发送至邮箱shjgdg@163.com。
这次施工的时间很紧张,尤其遇到了几次台风。陆家嘴的建筑上安装灯光都是要请蜘蛛人来装。
4、此次改造提升的特点在哪里?
丁: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上海特色、世界领先”的黄浦江景观灯光,营造“璀璨灯光、美丽上海”。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增加了旅游元素的考虑,不是为了灯光而灯光。
我们整个黄浦江灯光调整总体方案是从徐浦大桥到吴淞口,单向长度约42公里,这是很长的一段路,游客一次看不够的,可以分几段看。
其次,我们是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以及人流来设计灯光,比如杨浦是老工业的发源地,灯光就结合这个特点来设计。
5、一些市民通过个别新媒体看到,老外滩的建筑会随着音乐变化,原来暖黄的灯光色也进行了调整,这是常态的效果吗?
丁:这次老外滩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但目前有些效果只是在测试,我们也在寻找最佳效果。对于老外滩灯光设计有很多不同的意见。老外滩的灯光原来给人婉约的、静态的、大气稳重的感觉,但随着时代更迭,要让老外滩也“年轻、时尚“起来,但怎么”年轻、时尚、动“起来,我们还在测试各种效果。
这次老外滩的建筑统一更换了原来的钠灯,采用了最新的LED灯,大大降低了能耗;从色彩上,原来的钠灯只有暖黄色,现在的灯原则上可以变幻出任何色彩。
所以,我们也想听取市民游客的意见。
(建议WiFi状态下观看)
那么,具体每个区域做了哪些改造提升?
老外滩 在传承原有经典暖色灯光的基础上,将原先钠灯全部替换成LED灯具,使灯具更小巧隐蔽、光线更细腻易控制、调光模式更灵活多变,能更好的从多个视角展现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气势、细节和典雅。根据不同时间、不同观看距离的需要,整个外滩的景观照明亮度可以整体变化多个亮度层次,实现单栋、多栋亮灯模式,既可以从下往上、也可以从中间往左右等任意秩序的开灯控制,可以在某个特定时刻单独对某一个或几个建筑做突出呈现。增加了外滩纵深建筑顶部和与外滩相连道路的灯光,烘托万国建筑博览群的经典;延续和扩展了外滩原有瀑布灯光,并且实现了光色可变,增加了点状可动态变化灯光,丰富了外滩夜景的层次,达到远观有气势、近看有气质、细读有故事的效果。
随着音乐的变化,外滩建筑上的灯光也开始了变幻,先是呈现了由白至黄不同色温的灯光,随后又以每个建筑为单位由亮变暗,明灭之间远看像是一阵阵的江涛从左向右奔流(并非每天都能看到此效果,目前还在测试效果中)
杨浦滨江 杨浦滨江承载着上海制造工业的文化,工业遗存多,高楼大厦少,相对其他区域夜间偏暗。在这次灯光改造提升中,通过针对不同建筑、环境采用不同光色,滨江国际的蓝色、渔人码头的暖白色、红色巨型塔吊、远处偏暖黄色背景住宅建筑的层次,融汇一体。夜幕下,高耸的杨浦大桥,用旖旎的灯光向人们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描绘着不忘初心面向未来的梦想。
光耀系统
以后,四座大桥景观照明将设置常态、节假日、重大活动和深夜等四种控制模式,大家有望看到不一样的大桥美景。
杨浦大桥
南浦大桥
卢浦大桥
徐浦大桥
两岸灯光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