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镇丨亭林故事:华严塔?镇龙塔?这个传说在民间是这样流传的......


作者:周到君
编辑:丁夏
时间:2018-10-29 09:25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丞相刘伯温,不但会看风水,而且还会释梦,他释的梦正确无误。有一次,朱元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七头健壮的牛,后又出现七头瘦牛,哪知七头瘦牛把那七头健壮的牛吃个精光。第二天,朱元璋把这怪梦讲给刘伯温听,刘伯温沉思一下说:“皇帝,那七头壮牛预示七个丰收年,后七头瘦牛,预示七个灾荒年。七头瘦牛吃掉七头壮牛,是七个荒年把七个丰收年的粮食吃个精光。”朱元璋听后半信半疑。自从朱皇帝做了这个梦以后的七年中,确实年年丰收,但后七年真的年年闹灾荒。从这以后,朱元璋特别相信刘伯温释梦。

一天晚上,朱元璋又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条乌黑的巨龙,卧在东南角一条小港里,龙头朝南,龙尾搁在一户人家的门口上。朱元璋一觉醒来,觉得这个梦有点蹊跷,于是将此梦告诉刘伯温。刘伯温听着听着,不觉眉头打起了结。他开始释梦:龙头面南,龙尾搭在门口上,说明乌龙修炼成功后,要做皇帝。这乌龙野心勃勃,一旦修炼成功当了皇帝,国要毁,民遭殃。朱元璋听后着急地问:“有啥办法来整治这条乌龙,使它永远修炼不成?”刘伯温脑子骨碌一转,说:“皇上,现在首先要找到乌龙卧藏的地方,找到以后,才有整治的办法。

于是,朱元璋和刘伯温朝着东南方向,下江南巡视暗访,寻找梦中的乌龙。一天他们俩来到金山东面七家埭(现在的松隐镇,因当时只有七户人家,所以传名七家埭)。人刚立定,顿觉一股雾气扑面而来,让人悠悠忽忽。见前面有一间破草棚,草棚里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她面带笑容恳求道:“两位客官,我屋顶上晒有一只酱缸,我已年迈,手脚不便,请你俩麻烦帮我爬上去搬下来。”刘伯温当然首当其冲,这搬酱缸之事,哪能好劳驾皇上呢?于是刘伯温急忙踏上梯子往上爬,到了屋顶,眼睛朝屋顶四周一扫屋顶上哪有酱缸?这时刘伯温站在高处,无意中朝屋后望去,突然,他发现屋后的那条小港,几道曲曲弯弯,就好像一条龙的形状,草棚后边港面宽,左边的港湾又细又长,倒像一条龙尾。刘伯温正看得出神,只见小港里波浪滚动,后浪推着前浪。刘伯温更觉奇怪,现在一丝微风也没有,怎么小港里波浪翻滚?这无风起浪说明不是好兆头。刘伯温顿时醒悟过来,难道那老人家要我高瞻远瞩,是在指点迷津吗?刘伯温急速下梯,想找老人家问个明白,可那位老人家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刘伯温边思索边掐算,莫非那老人家是神仙化身?那条小港就是梦中乌龙卧身的地方?这时,刘伯温赶紧把刚才老人家指点的迷津和自己掐算的结果,向皇帝详细叙道了一谝。朱元暗听后急着间,“现在乌龙卧身地方已经找到,那用啥办法,把它除去呢?”刘伯温担心除去乌龙时,会使地方百姓遭害,他沉思良久后才对皇上说:“有塔的地方,不出反王,只要在龙身上造座宝塔,把龙镇住,让它永世修炼不成。皇上,你快下圣旨,马上兴土动工建塔。”

朱元璋听后大喜,既然卧龙已经找到,且有了对付的办法,于是立即下了圣旨,请了上等工匠,破土开工。刘伯温明白镇龙先要镇龙头,于是要工匠把塔造在龙头上。他叫工匠先用四根又长又粗大木头打桩入地深十尺,再用七根石柱打桩入土五尺,把龙头严严镇住。这才开始造塔。历时整整四载,终于大功告成。在正式完工的这天,刘伯温把这座宝塔题名为“镇龙塔”。

只是当地另有一传说,说该塔是松隐寺的当家和尚募资而建,并尝刺指血,书《华严经》八十一卷,藏于塔内,故又名“华严塔”。但“镇龙塔”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来源:i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