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镇丨展古镇水乡风情风韵 扬江南经典非遗文化


作者:周到君
编辑:丁夏
时间:2018-10-30 10: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近日,由湖北省博物馆、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主办,朱家角镇江南音乐传承与实践基地承办的江南传统音乐非遗经典展演于朱家角古镇举行。

■ 朱家角镇党委委员 吴文娟 致欢迎词

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的百余位中外专家学者,来到朱家角共同感受江南地区传统音乐的魅力。本次展演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演呈现青浦田歌《问花名》、《十二生肖》、时调小曲《四季相思》、古琴《醉渔唱晚》、江南丝竹《行街》、苏州弹词《莺莺操琴》等江南地区系列经典非遗项目,近距离感知江南音乐的文化传统。

■ 青浦田歌《问花名》

青浦田歌《问花名》是一首典型的问答歌曲,方言俚语及衬词、衬字的使用尤显地域风格特点,润腔丰富,行腔自由。

■ 青浦田歌《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以正月梅花、生肖老鼠为起始,依次正叙十二月份、十二生肖的时序体分节歌曲,叙事生动有趣,歌词中常常运用比喻、隐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 苏州弹词《莺莺操琴》

苏州弹词被誉为“江南明珠”,弹词演出形式灵活简便,场所以茶馆、书院为依托,有一人自弹自唱的“单档”,也可两人”双档”或若干人同台说唱。《莺莺操琴》描绘了炎炎夏日的傍晚,郁郁忧闷的崔莺莺端坐于池塘旁的楼阁中,抚琴赏景,寄情于中。

■ 古琴《龙翔操》

古琴,原称琴、七弦琴,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龙翔操》是中国古琴名曲,属于广陵派的代表曲,乐谱最初出现在《澄鉴堂琴谱》。乐曲带来的是活泼、欢畅的气氛,使人聊想龙在云雾里飞翔的生动景象。

■ 明清小曲《四季相思》

《四季相思》 是一首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时调小曲。本曲原唱于江苏的苏州地区。歌词选用了以春秋两季为代表的主词,前者以花艳草鲜、春色撩人来反衬心情的寥落,后者以孤雁哀鸣、细雨纱窗来烘托处境的凑凉。具有传统小调的典雅风格和江南民歌的浓郁韵味。

江南民歌《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

本次活动为朱家角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同时更是为我们朱家角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个机会将更加促进朱家角镇非遗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各界朋友共谋、共建、共享江南非遗音乐文化硕果,与远近朋友共同谱写生命的华丽乐章。

来源:安亭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