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线颛桥站站台与列车之间缝隙最宽约14厘米,乘客上下车请稍加留意脚下!


作者:钟晖
编辑:钟晖
时间:2018-11-01 17:00

上海轨交5号线日前完成了既有站台扩容,信号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造,6节编组列车首次开行在这条已经运营了15年的轨交线上。今天下午,晨报周到记者再次来到经过改造的5号线上,发现有部分车站的候车站台上,尚未安装好安全门,而颛桥站的候车站台与车门之间的缝隙相对较大,宽度大约14厘米,为此乘客上下车要留意,尤其是小孩子要特别注意安全,家长要小心看好其上下车,避免踏空。

上图为颛桥站,小朋友乘客要特别注意脚下

在颛桥站,站台与车门之间的空隙比其他站台来得大,宽度大约是一个成人脚掌长度的三分之二。客流高峰时段,乘客密集上下车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一脚踩到缝隙中去。记者发现,部分站台边缘是有橡皮条延伸向轨道的,如果与车门对齐,是可以弥补缝隙的。“这些橡皮条是站台改造前留下的,新站台使用后,这些原来的橡皮条没有和车门对齐,因此需要重新安装。”站务员告知。

按照设计规范,列车行驶时车身会左右小幅摆动,站台与列车间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隙,确保安全通行。上海地铁表示,为尽可能防止踏空,站台边缘一定会加装橡胶条以缩小缝隙。同时,为了运营需要,仍需留出安全空隙,因此无法做到完全无缝,这在每座车站的站台上都一样的,尤其是在曲线站台,空隙更大。乘客们上下列车时注意脚下缝隙,跨前一步保安全。

上图为5号线莘庄站站台的之一角

记者还发现,颛桥站以及莘庄终点站的乘客候车区域内,车门与站台之间的安全门尚未配置到位。一边的墙上有黄底黑字的布告:“本站站台安全门处于停用改造中,请乘客们站在黄色安全线内候车,注意您的安全”。

而事实上,安全门并不是“停用”,而是并没有安装好。据站务员介绍,颛桥站与莘庄站的安全门以前都有的,这次站台扩容改造时拆下了,扩容完成后再安装上去,之所以目前还未到位,是因为要提升安全门的标准,要加高高度。

“以前的安全门高度太低,有的乘客候车时手臂搭在安全门上,不仅自身不安全,也妨碍了我们站务员的观察视线。安全门肯定要安装的,在没有到位前,每天客流高峰期间都有很多工作人员在此执勤来保护乘客安全,而现场乘客也大都站在黄色安全线后面,大家都很注意自身安全的。”站务员表示。

记者同时发现,银都路站、春申路站等,在候车站台上都有安全门设置,且都已经启用,想必莘庄站和颛桥站也一定会很快安装到位。

上图为漂亮的5号线新列车

刚刚开行了13天的5号线“6编”列车,开行区段是莘庄站(终点站)—东川路站,一共7座车站,目前仍然有乘客不了解这一情况,以为全线都有6节编组列车。其实从东川路站—闵行开发区站(终点站),仍继续开行4节编组列车。此前,上海地铁对莘庄站—东川路站原来只能停靠“4编”列车的站台进行了扩容,信号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造,为开行6节编组列车创造了必要条件。

记者发现,外观挺拔靓丽的“6编”列车  车厢与车厢之间打通了。车厢两侧上方还公布了年底将要开始运营的延伸段的8座车站,它们将从东川路站引出,通往奉贤新城。具体站名为:江川路站、西渡站、萧塘站、奉浦大道站、环城东路站、望园路站、金海湖站、奉贤新城站。延伸线沿途经闵行和奉贤两区。延伸段线路全长约19.5公里。

友情提醒乘客注意事项:

今天,5号线站务员还告诉记者,不少乘客对新的运营方案仍然不熟悉,还在不断提出咨询。需要提醒的是:5号线实施分段运营后,从莘庄站上车车,需要前往金平路至闵行开发区4座车站的乘客,必须在东川路站下车,在同站台换乘“4编”列车,较为省力。而从闵行开发区乘车过来,需要在剑川路至莘庄站6座车站下车的乘客,也必须在东川路站下车换乘“6编”列车,这里的乘客抵达换乘点需要下站台走到另一侧上站台,步行2分多钟。

此外,需在东川路站、莘庄站换乘的乘客,要注意换乘列车的首末班车时间,以免耽误出行。5号线莘庄站的首班车时间已经由6:00提前至5:50,末班车时间维持22:30不调整;东川路站双向首班车时间均不做调整;东川路站往闵行开发区站方向末班车时间由22:46推迟至22:51;东川路站往莘庄站的末班车时间由22:09延后至22:23;闵行开发区站的首班车时间由6:00提前至5:50,末班车时间维持22:00不变;其他站点的首末班车时间也有所调整,提请乘客留意。

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5号线莘庄站—东川路站区段双向列车运行间隔约为4分钟;东川路站—闵行开发区站区段双向列车运行间隔约为7分30秒。节假日及工作日平峰时段:5号线莘庄站—东川路站区段双向列车运行间隔约为6分钟;东川路站—闵行开发区站区段双向列车运行间隔约为7分30秒。




图片:图片均为钟晖摄影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