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民作家麦克尤恩上海行!惊喜发现“中国人现在很有幽默感”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18-11-02 10:25

英国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来了!

■麦克尤恩

70岁的麦克尤恩幽默、谦逊,他的首次中国行第一站北京,第二站上海。在北京待了几天后,麦克尤恩有一个惊喜的发现:中国人现在很有幽默感。

“几个英国人在一起时,常常天然就有一种‘竞争关系’,就是比谁更会讲笑话。我发现在中国也有这种情况,比谁更幽默,更会逗大家笑。”麦克尤恩说。

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

伊恩•麦克尤恩以其充满魅力、风格与敏锐智慧的作品和为叙事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文坛上名闻遐迩。他不仅是英国公认的国民作家,也是布克奖和耶路撒冷奖得主、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1975年,麦克尤恩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出版,激起很大反响,获得“毛姆奖”。1978年,发表了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床笫之间》。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

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如代表作《赎罪》曾被翻拍为电影,由凯拉•奈特利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主演,获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第64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由英国实力女星艾玛•汤普森领衔主演的《儿童法案》今年上半年公映。

截至201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已引进出版了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赎罪》《甜牙》《儿童法案》等17部作品,最近出版的两部作品是《坚果壳》和《我的紫色芳香小说》。

孩子给写作带来了温暖调子

虽然写有《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等多部作品,麦克尤恩却表示,写作并没有解决他任何生活上问题,反而让他更细致地思考这些问题。其写作内容的范围扩大,从爱情到历史、音乐、政治等,笔触变得“柔软”,对整个世界更有兴趣。

■麦克尤恩

这些年来,他的写作风格也在变化,有了孩子的经历给他的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看着孩子从婴儿到儿童、青少年,是一个给人满足感的过程,这个经历给自己的写作生涯带来很大的变化。”

麦克尤恩认为,“没有孩子的年轻作家一般比较悲观、厌世;一旦有了孩子,你就希望世界能够蓬勃发展,人类社会可以不断向前。在我的写作调子中,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耐心。在我的作品中,读者也能找到乐观的情绪。”这种温暖和乐观的情绪,在他成为祖父时达到了高潮,体会到非常深厚的祖孙情谊。

■麦克尤恩(左二)对话小白(左四)

《坚果壳》从婴儿的角度开展叙事,创作的灵感最早来自麦克尤恩与怀孕的儿媳的对话,他当时就想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是不是在听他们的对话。 

“当小孩尚未出生时,他能不能听见我们的对话,是不是也有感知能力,作为即将加入我们人类社会的一员,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样的一闪念,成为《坚果壳》最早的起源。

完美小说像完美花瓶一样让人出不来

麦克尤恩的多部小说被搬上银幕,《时间中的孩子》《在切瑟尔海滩》《儿童法案》等陆续改编成电影,斩获不少奖项,“大多数电影我都挺满意。现在我也会给自己的小说做编剧。”在评论界看来,麦克尤恩的独特魅力,正在于精准捕捉到现代人微妙情绪的流动和发酵。

■麦克尤恩(左一)对话孙甘露(左三)

作家余华对麦克尤恩如此评价:“这就是伊恩•麦克尤恩,他的叙述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边界上。”

对于写作,麦克尤恩依然抱有野心,“我一直在致力于写出完美的小说,就像完美的花瓶那样,一旦读者进入其中就再也出不来的那种小说。”

麦克尤恩希望,“小说能完美到即使在100年后重读,也能一字不改。”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