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把朱丽叶·比诺什拉上现代舞舞台的传奇大神,要在上海上演“封箱之作”,错过就不再!


作者:殷茵
编辑:殷茵
时间:2018-11-03 16:05

2008年,法国国宝级演员朱丽叶·比诺什突如其来地以一个现代舞者的身份,登上了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以一部《我之深处》惊艳全场。当时已是45岁的她,并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所有人的好奇,功成名就的比诺什为何要选择在现代舞的舞台上从零开始,“每个人天生都是舞者,我对自己说,不要患得患失,去大胆追逐在舞台上表演的梦想。”而将她拉入这片神奇领域的人,正是英国现代舞大师阿库·汉姆。

11月16日-18日,这位现代舞传奇人物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带来其“封箱之作”——《陌生人》的亚洲首演,这也是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委约制作剧目。“这是与我个人的艺术生涯最为贴近的一部作品。反思、死亡、重生、时间、疏远、身份、记忆……我与其他优秀的创作者一起,踏上了一段极富挑战性的征途,于是有了《陌生人》”,阿库·汉姆说。

舞台变战场 展现人类躯体的美与恐怖

拥有孟加拉国血统的阿库·汉姆,自小在英国出生长大,一步步成长为当今最重要的现代舞大师之一。多元的文化背景,奠定了他“东西合璧”的独特舞蹈风格。

在18年的创作生涯中,阿库·汉姆以其深沉的哲学思考,以及融合了南亚传统舞蹈与欧美现代舞的肢体语汇,创作了《若》《零度复数》《上升之路》《我之深处》等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舞蹈作品,被媒体称赞为“讲述伟大之事的伟大艺术家”。而他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大师之间的跨界合作,也拓宽了现代舞的观众群。

对于爱好舞蹈的中国观众而言,对阿库·汉姆的认知大多是从《上升之路》开始的。这部在欧美屡屡获奖的现代舞作品,曾在国内多地巡演,反响不俗,也让阿库·汉姆成为中国现代舞爱好者们必看的“心头之好”。

此番上演的《陌生人》,是阿库·汉姆作为舞者表演生涯的最后一部独舞作品,本轮亚洲演出有且仅有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一站。作品讲述了一位殖民地士兵在受炮击后进入无人之梦的经历:在象征着战火与大地的险峻舞台上,阿库·汉姆富有技巧的身体变成了战争的机器。阿库·汉姆用印度传统卡塔克舞和现代舞的多变结合,展现出人类躯体的美与恐怖。


最后的独舞 聚焦孤独的“陌生人”

为什么选择《陌生人》作为独舞的收官之作?阿库·汉姆坦言,对于44岁的自己来说,要完成《陌生人》这样庞大的作品,的确有些辛苦,“我觉得是时候退休了。也不是真的要退休,但是我会不再表演整场的独舞,可能还会保留一些短小的片段。”

而关于“一战”的题材,是两年前就一直在他脑海中盘旋的主题。流淌在身体中的孟加拉记忆,让阿库·汉姆的创作始终带着印度文化影子,这也成为他在西方立足的根本。在构思一战主题的时候,阿库·汉姆不自觉聚焦在印度雇佣军身上。这些来自殖民地的士兵们,多年来远离家乡与文化,与自己的历史、故乡和同胞都产生了隔离,逐渐成为了“陌生人”。

舞台上,阿库·汉姆所饰演的印度士兵一个人身处异乡,对于他自己和敌人而言,他都是一个“陌生人”——既是坚韧的战士,也是脆弱的孩子;既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战争的施害者。

正如阿库·汉姆所言,这部作品反应了他对当今世界的观感,描写了丧失的人性。“在过去与眼下的战争拷问中,我们不断面临着一个令人焦灼的问题:作为人有什么意义?作为人类,我们是如何拥有强大的力量,通过想象力来创造无以伦比的美好事物;同时,我们又是如何拥有无穷的力量,来创造令人无法想象的暴力与恐怖。”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