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稍停驻”打一网红人物,3字。
……
谜底揭晓——信小呆!哈哈哈吃不吃惊,意不意外?
鸿雁传信,稍即为小,停驻就是呆住不动……这样解释一下,你大概会释然一笑吧~
其实,这道题正出自今天上午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全国灯谜大赛。
11月3日至4日,上海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第四范式”杯全国灯谜大赛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行。
来自北京、重庆、广东、江苏等地的12支代表队以及国内30余位灯谜高手,将进行团体和个人灯谜竞猜比赛。
灯谜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我国传统的益智文字游戏,素有“智力体操”和“健脑太极拳”等的美誉。
不过这里要说明下,灯谜可不是脑筋急转弯,更不同智力选择题!
灯谜是一种利用汉字的一字多义、多音、笔画灵活的特点,故意不解本义而解其歧义,使得题面与答案得以自圆其说,从而使出谜者与猜谜者之间生出“会心”谐趣的文字联想游戏。
一条灯谜,一般由谜面、谜目、谜底三个部分组成。
谜面就是供猜射者思考并判断的题目,也叫作谜题;谜目,灯谜所要猜射事物的范围;谜底即在谜目限定范围内灯谜的答案。
上海市职工灯谜协会会长刘茂业告诉周到君,灯谜作为一种文字游戏,有两个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第一,谜面上已经出现的字不能再出现在谜底中,术语叫不能“露面”,如“悬崖勒马”打一国家名“危地马拉”,谜面和谜底中都有“马”字,这就违规了;
第二,谜底必须要有别解,即谜底本意不能是对谜面的解释,如“爷儿俩”打外国文学名著《父与子》,谜底就是对谜面的直接诠释,已然没有谜味可言了。
沪上的灯谜活动由来已久,迄今有数百年的历史。
据明代都穆所撰写的嘉定方志《练川图记·风俗》中记载,早在朱明时代,猜谜已在上海流行。降至清代咸丰时,沪渎的猜谜活动已相当普遍,至于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就越发地盛行了。民国时代,“大世界”游乐场、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半淞园、《金刚钻报》社、西新桥“大中楼”酒楼及青年会等处都是当时申城人们猜谜的好去处。这里诞生过萍社、玉泉轩谜社、大中虎社、虎会等著名的灯谜团体,涌现出数以百计的灯谜专家。
1949年后,上海人的猜谜场所多在市工人文化宫、市青年宫及各区的工人俱乐部、文化馆等处,无论是活动场地的面积还是参加猜谜的人数,都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上海灯谜活动的红火和声誉鹊起,多年以来,逐步形成了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灯谜品种——谜界称之为“海派灯谜”。
刘茂业说,海派灯谜的特点就是通俗有趣,雅俗共赏,是一个“好玩”的民俗文化。
到了现在,有趣又十分考验联想能力的灯谜也吸引了很多90后、00后加入其中,在网络上有很多年轻人组成的灯谜群,每天都在进行猜灯谜游戏。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分别在1984年和2012年举办过规模盛大的“春申谜会”和“全国职工灯谜大赛”,享誉海内外谜坛。
近年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市职工灯谜协会连续举办“灯谜大家猜”“元宵谜会”等,培养了一大批灯谜爱好者,在国内颇具影响,成为上海职工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此次,上海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第四范式”杯全国灯谜大赛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办,上海市职工灯谜协会承办。
(大家先猜猜看,答案在文末~)
1.“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知名科技企业名,4字)/浙江林祥云
2.中国改革开放图片展(1978-2018)(宋诗句,7字)/江苏项行
3.“此书虽存,不至江左”(上海地名,2字)/广东王楷波
4.“茫茫浩波里,突忽起崇墉”(卷帘格,上海文化地标,4字)/湖北赵建华
5.只要改革总能成(字,4笔)/江苏邱景衡
6.“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小吃名,3字)/甘肃王少鹏
7.“握手临期话别难”(组织机构简称冠上海地名,2+2)/江苏王峰
8.改革四十载,砥砺再前进(数量词,2字)/重庆赵晓南
9.人生甘自苦中来(字,9笔)/江苏徐卫锋
10.“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二十四步挪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卷帘格,上海区名二,2+2)/重庆唐依明
11.“大贤后继应无数”(称谓,含城市名,4字)/江苏陈春祥
12.理解浦东:从“后卫”到“前锋”(民歌,4字)/福建薛道达
13.“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国际经贸活动,5字)/甘肃许昌
14.“潮声才入耳”(知名新媒体,4字)/江苏张立
15.而今改革,需付出苦心与真心(电影名,3字)/安徽骆岩
16.“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乖觉,百个不及他一个。”(服装材质二,2+3)/湖南彭梅
17.“王师北定中原日”(税改新闻,4字)/江苏缪一松
18.“春入遥山碧四围”(新名词,4字)/马来西亚邓凤鸣
19.携手明珠塔下,共建繁荣新区(广西地名二,2+2)/江苏武骝
20.中国改革开放后,摘掉穷帽换新颜(活动用语,3字)/浙江郭少敏
怎么样?
这些灯谜你都猜出来了嘛!
让我们一起期待全国灯谜大赛冠军的诞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