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极简?现代?古典?
倪志琪从来不为自己的作品定义。就像他喜欢穿的黑色衣服,什么都在其中,又什么都没有。
“11月3日我的个展开幕,要来哦。”倪志琪发来信息,接着附上了一张坐在Pearl Lam FineArt艺术门台阶上的照片,依旧是一派笃定。
上一次见他,还是几个月前在外滩的倪志琪工作室,地上铺满了一张张还未完成的作品,角落堆叠着各种材料的废料,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
“踩上去没关系的,脚印也是创作痕迹的一部分。”倪志琪说完便径直从作品上走了过去,从桌底下扯出一团纱布抖了开来,看着设计学院学生们用下来的余料,倪志琪左右思忖着,本以为他正思考着如何用这废料为自己的作品添些什么,不料却听到他说:“来来来,现在这个光线很好,把纱布铺在这里,我来给你拍张照!”。
随性至此,才是大家熟悉的那个“倪老师”。
倪志琪最强调的就是“感觉”。感觉到了一切顺理成章,要是感觉不到,那就先喝杯咖啡再说。
书桌上摊着几册画卷,密密麻麻的文字与图案记录了欧洲中世纪的建筑样式,微微翻动,尘埃飞扬。
“这个是我上次在米兰的旧书店看见的,一共6册全收来了,这手工纸上的纹理可是独一无二的美!”倪志琪一边用手上惯用的“两把刷子”蹲在地上创作,一边得意地继续说着这些得来不易的画册。
“这些,还有那边几幅作品都是个展上要用的,感觉蛮好的噢?”
倪志琪指了指靠在墙边的一众作品,除了早年带有安特卫普留学时期印记的作品,还有那些铺在地上的“未成意象先有情”之作。
从工作室到艺术门画廊,从柔和的自然光到千调万试的灯光,从平铺在地上到悬于墙面的作品,手工纸的纹理感与纱布的朦胧感此刻显得更为突显,将倪志琪画笔下的艺术叙事从“间接引语”变为了“直接引语”,就连最熟悉它们的倪志琪也不由得倒退几步重新审视起了自己的作品。
“到底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噢?”个展开幕的前一天,忙碌的布展总算告一段落,此刻他才真正有时间与自己的作品交流。
展厅入口处的几幅大型作品都是倪志琪的新作,也是他把“诗意”写进画里的一次新尝试。
“这是我的一朵云。”倪志琪指着第一幅作品道。
白色的作品在光影中变得柔软而细腻,废料曾经被使用过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当时用这亚麻布创作着的时候脑海中想到了华兹华斯的诗句。”整个人都飘了起来,连手中的画笔也变得轻柔了,回忆起创作时那一瞬的感觉,倪志琪笑得温柔。
创作最后再加上的那一层纱布,罩住了他的心神空茫与默默沉思,更是将这种情绪从他的个人世界引入了这个600多平米的画廊空间。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落在他的作品中便成了一种色调,一种在作品边缘的涂鸦。
细细辨认下,边缘处的黑色纹案正是华兹华斯的英文诗句。“这是我用左手写的。”倪志琪顺着作品上的线条凌空划了几下说:“左手写字有一种拙气。”
而这拙气正顺着不甚流畅的线条淌出一股未经雕琢的诗意来,连绵不绝。
“这个颜色的包装纸很难得,淡淡的粉色像蔷薇花绽放。”倪志琪指着角落里唯一铺在地上的作品说。这《风中蔷薇》是他的得意之作,正如詹姆斯·斯蒂芬斯笔下,倪志琪画上的诗
睡中之梦,
风中之花,
蔷薇颠倒,
睡梦生涯。
一束光打在作品中间,让这抹淡粉色晕染出的芬芳蔓延到了底下的手工纸上。
“这个手工纸很厚,肌理感特别好,你看!”倪志琪抚了一下手下纹理,正如他工作室桌上收来的六册欧洲手工纸,刻录了时光的纹理,飘散出往昔的尘埃。
很多时候,倪志琪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旅行经历,从西西里的明媚阳光到亚得里亚海的蓝调再到卡普里岛的幽紫,他总喜欢用一种色调来表达每一个深藏于心的地方,但凡你问他为何是用这个颜色那个形状等一堆具象问题时,回答必然是“感觉”二字,没有更多的了。
这种“感觉”涂抹开了便是一种“倪调”,重组起来便是一种“倪术”(沪语“倪术”与“艺术”同音)。
窗户、地板、瓷砖……在这些旅行的碎片意象中,倪志琪找到了一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情感勾连。无论是在作品《昔日》、《阿尔罕布拉宫》还是《即兴诗》中,这些以几何构图为主的作品重构了他的昔日岁月与关于阿尔罕布拉宫友人的记忆。
倪志琪总说自己“太随意”。
在他的作品中,物体的固有属性常常被剥离、拆解、重组,但这从来都不是他创作的目的,而是做着做着发现,诶?好像这样也不错嘛!不料继续做下去又改了主意。
因此,他从来不定义自己的作品。
此次展出的“真空”系列作品就源自于这样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
真空系列的每一块的材料都不尽相同。有包装袋,有纱布,也有手工纸。
手工纸有毛边,我当时用纸包裹的时候就这么用手一压,就出现了清晰的边线,再夸张一点,再厚一些就是现在你看到的样子了!
所谓艺术多少带有些“玄虚”的妙境,但倪志琪偏不需要,他的初衷、他的创作过程就这样直直白白地告诉你,往哪里一摆,自成一派门道。
“像不像压缩饼干的包装?”他对着自己的作品反复地看了好几遍,直笑得眯起了眼。
作品中的空气被压得越来越少,而感受的缝隙却越来越大。
因抽离了所有空气而被高度压缩的不止作品,还有时间与空间。
不同角落的废料、不同层次的色彩,不同阶段的感知在时空轴线上不断被压缩到一个平面。
无论是此前出现在他工作室各个角落的贵州手工纸、欧洲中古书、时装设计的纱布,匿名废旧信封和包装袋……还是更早之前印刻在他脑海中的每一种几何图案,当所有属于他个人的时间集合静止于此处,背后流淌的色彩与情绪开始越发地饱满起来了。
倪志琪个展《真空、干地与房间》
时间:11月3日~12月30日
地点:上海江西中路181号艺术门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