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明代的抗倭前线,清代的海防重镇,既有唐韵古刹,也有宝山烽燧。步入近代,宝山更焕发出生机。先辈以开埠为机缘,依海带江,立潮头,开风气,领先机。潘光旦、张君劢、张嘉璈、陶行知、丰子恺、陈伯吹,或生斯长斯,或托宝山而展拳脚,乡贤云集,人文荟萃。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抗战御敌,宝山时时都在第一线!现代经济、现代文化、铁路码头、工厂实业、新式教育,宝山样样领先!宝山自近代以后,何以如青云出岫,分外夺目?且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史专家李天纲为我们深度解读北上海的“城市之眼、长江之睛”——宝山。
吴淞抗倭炮台遗迹,今上海炮台湾景区
宝山吴淞江口的日出
被誉为“东方之睛”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嘉宾简介
李天纲,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宗教。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
李教授著作等身,成果丰硕,专著有:《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文化上海》《人文上海》《大清帝国城市印象》《南京路:东方全球主义的诞生》以及学术随笔集《历史活着》《心同东西》等。
主编:《徐光启全集》《马相伯卷》
译著:《清廷十三年》
讲座主题
1843年上海开埠,英、美、法租界全境落在原上海县城北端,但是宝山却成为上海地区最先受到影响的县份。为什么?
北四川路、江湾、吴淞、真如、宝山次第繁荣,江湾镇是第一个承受现代化冲击的江南市镇,属于江、浙地区“开风气之先”之列。为什么?
宝山天然就是1930年代成型的“海派文化”之滥觞。为什么?
还有还有!
“江浦合流”、“淞沪铁路”、“自开埠”、“大上海计划”、“大学园区”,这些可都是宝山以及上海的大事件,你知道么?
李天纲教授全都有答案!
这次报告还会串联宝山史事,梳理文教资源,进而盘活历史遗产,融入当今的城市文化建设。前看两百年,后望两百年,收获不要太大!
11月10日下午两点,快来行知读书会!
凡参与本次读书会现场互动环节的读者,还有机会获得李天纲教授《历史活着》一本!可以请李教授为您现场签名留念!
行知读书会
江浦合流:宝山与海派文化
时间:2018年11月10日(周六)14:00
地点: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2999弄24号
嘉宾:李天纲
流程:14:00-15:30 嘉宾讲座、15:30-16:00 书友互动、赠书
注意事项
1. 行知读书会活动期间全程录制,现场将有简单的录制规则(如不能接打有声电话),请您知悉。
2. 本场活动需要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拉至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报名成功的读者将在活动前1-2天内收到报名成功的短信,届时请凭借短信签到。
3. 活动于2018年11月10日14:00开始,建议您提前到场。
4. 为了维护读书会和现场录制秩序,4岁以下儿童不宜入场,敬请见谅。
5. 报名观众按照到场时间先后入座,一人一座,现场禁止为他人占座。
如果可以,我愿用我现在如咖啡般热沸腾的奋斗,换我以后如清茶般浅浅的闲暇。——《席慕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