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水墨概念艺术大展” 除了水墨大家们的全新力作 还有体验亲子活动


作者:董川峰
编辑:董川峰
时间:2018-11-11 17:40

今天下午,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系列展演活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扶持项目“水墨概念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0米层22、23、24展厅开幕了。

整个展览含水墨主馆、交互馆、延伸馆和光明亲子体验区内的“三厅一区”,展期一个月,公益性免费向社会开放。

下午,周到君到现场先睹为快,首发探馆报告!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是继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后的首次高水平学术联展。艺术大展有别于传统水墨画展,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路径、以“民族·现代·传承”为主题,聚国内外31位当代水墨名家的全新力作,大视野、大语境赞大美中华。

■ 刘国松的《归帆》 

突破水墨画在传统层面只着重纸本和墨韵的表达,此次艺术家们将写“意”“境”“情”融进毫墨,多为艺术家感应时代变迁的创作,展现了水墨艺术的当代性和赋能作用,其中不乏刘国松《午夜的太阳之二》、周韶华《金山银海》、仇德树《裂变-关山万里》等数十位艺术家带来的6米巨幅。

■ 石墨的《脊梁》 

参展人的组成结构也与过去常见的“水墨展”不同,以更大的包容性汇聚了海内外不同艺术观和风格的艺术家:王冬龄、谷文达、杨诘苍、卓鹤君、卢禹舜、徐累、桑火尧、彭薇等,这些艺术家在近数十年水墨艺术发展上各有建树;也有借鉴水墨艺术进行创作的外国艺术家,如美籍韩裔KOO KYUNG SOOK等。


■ 冯钟睿的《无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联展邀请了在“新水墨”概念拓展上建功颇丰、笔耕不辍,却长期“内敛”的上海艺术家群体,且在有限的数额中占据了相当比例,其中包含:张雷平、陈家泠、李厚、陈九、郑重宾、石墨、陆春涛、邱黯雄等等,其创作年代从上世纪末延续至今年。

■ 李厚的《无题》

周到君还带给大家一个好消息,一个月的展期内,将安排五场专题讲座,常设“水墨概念”数字装置艺术互动分馆、师生水墨文创作品延伸馆和由“光明随心订”友情赞助并设立的“少儿水墨体验亲子活动专区”,在专区内,小观众们可与刘国松、谷文达等水墨艺术家同场创作。

同期开展的“上海青少年水墨大赛”倡导“文化传承”,与孩子们开展趣味书法、韵味书画,带领青少年走进和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精髓。

小观众们可在周二至周日来馆创作,入围作品将由组委会装帧展示,12月2日,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小观众将与大师们共同创作完成一幅水墨画。立足“从小培养”“孕养后代”,水墨概念的时代解读,将进一步唤起人们对美育的重视,有助于保持教育领域内的“生态平衡”、有助于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主办方视觉艺术学院欢迎更多的青年人和中小学生前来观展。

另据了解,此次艺术展将充分展示水墨画与生活,水墨画与数码、全息等当代科技结合的演化态势,“水墨延伸”“水墨周边”“水墨装置”“水墨智能”……传统艺术表现媒介的多元机遇,正悄然改变着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段和受众的思维习惯,多样态的展陈设计也将大大提升观摩体验!

画展是在中国水墨语境下,对水墨概念艺术繁荣与发展的盛况的一次集中呈现。同时,作为世界巡展的起点,主办方通过此次水墨概念首展,试图尝试探讨建构新的中国水墨样态,构画一个从中国经验与思想逻辑为起点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全新的“水墨现代史”,并将这种美好而理性的愿望与局部经验传达给世界。


图片:董川峰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