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回忆录|钓鱼池来了“鸭嘴鱼”,想起长风公园曾来过这些“客人”


作者:朱惠兴
编辑:黄吉
时间:2018-11-12 10:58

■ 钓鱼池来了“鸭嘴鱼”

最近,我的朋友圈传来一则小视频。我打开小视频一看,吃了一惊:只见一条长长嘴巴的怪鱼,正在网兜里翻滚,那长长的嘴巴像鸭子。我在教科书上见过“鸭嘴兽”,还没见过“鸭嘴鱼”的。我在长风土生土长,还没见过有这种鱼。朋友也是长风本地人,也说没有见过见过这种鱼,于是在朋友圈求证:

问:什么鱼?可以吃吗?哪里来的物种?

答:经过多方论证,是鸭嘴鲟,学名美国匙吻鲟。与中华鲟同科,肉多刺少,肉质鲜美,属珍贵的淡水鱼类,适合观赏养殖,全身都可利用,特别是鱼卵更为珍贵,卖价较高。

■ 朋友提供照片:鸭嘴鱼

我来了兴趣:它是哪里来的呢?是钓鱼池从养鱼塘车运来的呢,还是从银锄湖“溜”过来的?

于是,我去钓鱼池走访。那天下午,当我来到钓鱼池时,正巧又有人钓到“鸭嘴鱼”。它那长长的像鸭子一样的嘴巴特别醒目。游客啧啧称奇,都说“没见过这种鱼”。

■ 游客啧啧称奇,都说“没见过这种鱼”

“这种鱼有3亿年的历史了,是恐龙时代的鱼。”

“书上说有鸭嘴兽,我看是鸭嘴兽变种过来的。”

游客的评语是真是假,不作考证。我所感兴趣的是,它是从养鱼塘车运来的,不是从银锄湖“溜”过来的(否则又是一大新闻)。也好,“来者都是客”,欢迎来到长风公园钓鱼池。

我忽然想起在长风公园,还曾来过这些“客人”……

银锄湖来过黑天鹅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长风公园有一段时间“闭园”。公园里野草丛生(当年路旁都是黄泥地),荒无人迹。银锄湖一下子飞来了成百上千只野鸭(怪不得半夜里空中鸣声不断,像千军万马掠过村宅上空)。后来我们跨过小河(河道垫有石块),去银锄湖观赏,但见成群野鸭在湖面戏水,悠然自在。还发现湖边有鸳鸯,远处有白鹭。哈,还有两只高贵的黑天鹅(后来听说当年西郊公园逃走两只黑天鹅,公园方曾派人来查找,也不知是否逃走的那两只),在湖面曲颈朝天,亲吻水波。

黑天鹅和众水禽光临银锄湖的故事,哈,现在的“大黄鸭”表示羡慕。

铁臂山来过猫头鹰

还是在那个“闭园”年代,听说长风公园隔壁的华师大生物系逃走了两条银环蛇,一时成为乡邻们的“谈资”(本地只有水蛇、“火赤练”即蝮蛇,没有银环蛇)。我们来了兴趣,猜测银环蛇有可能会逃往铁臂山。于是我们就去铁臂山,想见识一下那美丽的“银环”。 铁臂山坡和石径铺满了枯枝败叶。我们小心地踩着石阶登攀,生怕踩到蛇;东张西望瞅着树枝,就怕树枝上挂着蛇。林间有麻雀、黄莺、白头翁、野鸽子(斑鸠)结伴成群,或栖或飞、或语(鸟语)或歌。哇,还有猫头鹰,一只眼睛开、一只眼睛闭,在山坡地的树上放哨,时而拍翅巡视,仿佛这儿是它的私人领地。偶尔还有老鼠、黄鼠狼、野猫子等小动物从身边窜过。

没有找到银环蛇,但猫头鹰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至今难忘。

长寿林来过小松鼠

前几年的一天早上,我在铁臂山东面的长寿林练太极拳。忽见一只大尾巴小松鼠从我面前溜过,迅速爬上一棵银杏树。哈,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活的”松鼠呢(过去是从教科书上或视频资料中见过),而且是在长风公园。我停下练拳的脚步,走到银杏树下,问:小松鼠,你从哪儿来?小松鼠在树上翘着大尾巴,瞪着小眼睛望着我,不怯生。我说:你应该到黑松山去,那儿松果多。这儿只有两株白皮松,怕不够你的胃口吧。要不,你的食谱也要改变一下,改吃其它果子。你改变不了生活,可生活可以改变你呀(我对小松鼠谈起“哲学命题”来)。

大概吓着了小松鼠。小松鼠抖动了一下大尾巴,“嗖”的一声溜了(不知它后来如何)……

笔者后记

黑天鹅、猫头鹰、小松鼠、鸭嘴鱼、还有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从古巴引进到上海长风公园养殖的牛蛙(当年有水产养殖,按计划供应市场),这些“来客”(包括众水禽、众鸟类),不管是路过的,还是引进的,都给长风公园的美丽山水,添上了几许亮色,留下了一串音符。

我忘不了牛蛙那铿锵有力的如牛一般的吼声,在50年前,吼响了长风夜空,也吼响了“上海第一声”(在公园养殖牛蛙,恐怕还是“全国首例”)……

钓起了一条鸭嘴鱼,也钓起了一段3亿年的历史,应作如是观。

■ 长风公园钓鱼池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