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周到君给大家介绍过,在临汾路街道阳曲路391弄13号楼里藏着一个特别的“家”,附近的居民们都欢喜来这里串门,那就是临汾家庭文明建设指导站——“临汾·家”。
■蒋绍平老师答周到君问
“临汾·家”是临汾路街道为社区居民搭建的一个“弘扬传统家庭文化、营造美好和谐社区”的平台,她以“家庭”为核心主题,以小规模、零距离、多功能、驿站式为特点,通过精细化运营模式,回应社区内个别化需求,打造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体。11月23日,临汾家庭文明建设指导站内举办了一场小而美的画展,绘画者皆为社区居民,在“临汾·家”搭建的文化交流平台中,在短短4个月内得到了十余次的专业指导。本次参展画作近三十幅,有百余名居民前来欣赏。
临汾家庭文明建设指导站,慵懒的午后,阳光照进室内,在昏黄的灯光下,背景音乐轻柔,工作人员精心布置了两个展厅的作品。
进门左手边客厅,是一间独立展厅,有7幅印象派“名作”,据主办方介绍,该展厅画作的作者是一位有点“特别”的临汾居民,是“临汾·家”绘画美学沙龙的一名“特别”学员。巧了,周到君刚好认识她,此人热心公益,喜欢参加社区举办的DIY活动,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小宝”。
独立展厅内全都是临摹荷兰后印象派伟大画家——梵高的著作,一幅幅名为《星空》《向日葵》《罗纳河上的星夜》《麦田上的乌鸦》的大作,表现力非凡,层次感超强!它们都是“小宝”画的。
■“小宝”的作品
最让周到君意外又惊喜的是,“小宝”从前没有绘画基础,只习画4个月时间,就能够办画展了!据了解,“小宝”从今年夏天开始,参加“临汾·家”绘画美学沙龙活动的,每两周上一次课,一次画半天,由原临汾社区楼组工作站的美学大师蒋绍平老师亲自指导。
■“小宝”的画作在本次展示中大放光彩,广受好评
在近半年的绘画美学沙龙中,蒋老师发现课堂里有这么一位“特别”学员——“小宝”,相较于其他人,于她而言,在学习、认知、情绪管理方面更有难度,因此而有时被贴上“不行”的标签。可这个“不行”的标签却在“临汾·家”的绘画美学沙龙课堂上扯掉了。
■蒋绍平老师来到画展现场,为“小宝”加油
“小宝”这块宝是如何从“不行”变成宝的呢?在采访中,蒋老师说:“我觉得从‘小宝’来讲,她最珍贵的就是她最真实的去做这件事,她跟我们可能不一样,我们或许会有很多带有目的性的其他想法,而她就很单纯。不能说是我教了她什么东西,让她学什么。我就是觉得她表现的东西和梵高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慢慢地我就开始从这条路上引导她,让她临摹一些梵高的作品,事实上,她在临摹的过程中联通了梵高内在想表达的东西和她内在的东西,她曾经告诉我,她在画梵高的画时,觉得梵高很痛苦,我觉得很惊奇,以前我也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学生,对我来说,很震撼!”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欣赏和认可,“小宝”开心地笑了
“小宝”的作品在蒋老师的绘画技巧指导、感觉引领和“雕磨”后,画作渐渐变得有层次感,趋于完整。面对通过自己精心绘就的作品,“小宝”也由最初的兴趣涂描,变得热衷于对作品灵魂的追求。这时,梵高的作品则成为了小宝在绘画旅途中的临摹目标,从而促使一幅幅“名作”在她绘笔下的诞生。“我想要把梵高的所有作品都画一遍。”小宝说。
本次活动临汾路街道妇联全程指导,居民区妇联积极参与。据悉,画展作品已全部被苏州昆山公益人士购得,所得款项捐赠给临汾路380弄居委会妇联,用于解决妇女和儿童的急、难、愁问题。
■居民观展后相谈甚欢
“临汾·家”自2018年4月16日正式“开门”以来,针对社区家庭、老人和儿童等各年龄层社区居民策划了符合其需求的系列精品课程,如儿童绘本阅读与隔代教育小组、绘画美学沙龙、玩转手机APP、编织手工达人、家庭事务维权工作室等十多个丰富的课堂。欢乐的氛围,吸引了一大批兴趣相投的民众,是临汾路街道党建引领,党群团结“趣缘型”群众组织力的新探索,是该街道探索实施“组织力工程”的又一生动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