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是很多人喜爱的零食,带蒟蒻的果冻也挺常见。
但是近日,澳大利亚新州食品管理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名为My Queen Pty Ltd 的公司正对原产地为中国的360克装喜之郎什锦果冻和360克装喜之郎乳酸果冻发起召回,召回的原因是有关蒟蒻果冻存在“窒息危险”,称若食用含有蒟蒻的果冻食品,可能会引起窒息。
11月27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宁波有限公司援引澳大利亚7号电视台报道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亚洲超市在售的中国“巧妈妈”品牌果冻杯因含有澳洲违禁成分,可能存在窒息危险,目前产品正在召回。
蒟蒻即魔芋,从魔芋植物中提取而来,具有低蛋白质、低脂肪、高纤维、吸水性好、膨胀率高等特性。
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也报道了此事。
对于这种做法,微博上有网友替蒟蒻“喊冤”。
两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回应,产品并未从正规渠道出口到澳洲,那里流通的产品是代购过去的。
澳大利亚地方食品管理部门召回这些果冻,并不代表这些果冻是不合格的。
按我国现行的果冻国标《GB 1929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冻》,目前并未禁止在果冻中添加蒟蒻,但里面对产品外包装警示语、果冻规格大小等都做了规定:
凝胶果冻应在外包装和最小食用包装的醒目位置处,用白底(或黄底)红字标示警示语和食用方法“勿一口吞食;三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老人儿童须监护下食用”。同时对果冻规格做出规定,即杯形凝胶果冻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最大长度应>3.5 cm;其他凝胶果冻净含量应>30g或内容物长度>6cm。
虽然果冻内可以放入蒟蒻,但是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多次对此发出提醒。
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在2005年就发出警示,提醒家长谨慎购买小型杯装果冻产品,不要喂食儿童,更不要让儿童单独食用。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过详细的果冻消费提示:
由于幼儿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发育还不完全,而老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所以三岁以下儿童或老人在吸食果冻时存在进入气管或支气管的隐患。建议三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在监护人的指导下食用。学龄儿童和老人用小勺取食,细嚼慢咽。此外,果冻可以给人以饱腹感,儿童青少年一次性食用过多有可能影响正常饮食,应适量食用。
按照国家标准《果冻》(GB19883-2005)规定,果冻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果味型果冻、果汁型果冻、果肉型果冻、含乳型果冻、其他型果冻。其中,果味型果冻和其他型果冻虽然未规定一定要添加水果,但目前市场上的绝大部分果冻产品中或多或少添加有果肉(果汁)。
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赋予果冻特有的口感。果冻生产中常用的增稠剂有卡拉胶、魔芋粉等,均为天然多糖。因此,可在果冻中按照相关标准合理使用增稠剂。对于品质有保证的果冻无需担心增稠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