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将建世界级滨水空间 更有苏州河河畔新八景正在规划当中


作者:杨天弘
编辑:杨天弘
时间:2018-12-04 16:42

曾经,人们依河而居,工业文明在这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历史印迹;未来,这里将成为居民欢聚共享的“城市客厅”。周到君今天从普陀区获悉,普陀将建世界级滨水空间,苏州河19处断点也将贯通,更规划了河畔“八大新景观”。

苏州河由嘉定区进入上海,中心城段长度约42公里。普陀区西起北新泾,东至长寿湾,河道长度约14公里,岸线长度约21公里。本次规划范围为普陀区苏州河滨地区,即苏州河至第一条主干道的范围,总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

15处滨河活力点激活

该区域结合现有资源点和待开发地块,将打造15处滨河活力点,包括曹家渡电竞项目、木渎港等7处文化娱乐类活力点,梦清赛龙舟、长风生态商务区等8处休闲服务类活力点。

规划图显示,活力点将和滨河贯通道、活力街道相结合,打造主题休闲游览线路,比如,22公里滨河游览道、9公里和5公里的文体运动道、5公里休闲探索道等。

此次规划还注入更多人文元素,通过对历史遗存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将优秀老建筑改造为休闲空间、展览空间、剧场剧院等,为市民、游客打造更多休闲空间;规划6个游船码头,串联周边主要景点,形成艺术创意集聚区、文化高效聚集区,策划系列水上品牌活动,比如龙舟赛等。

未来,苏州河两侧腹地还将增设海绵设施,采用透水铺垫、下凹式绿地、渗透种植池、雨水滞留堤等,充分营造本土化的微生境。同时,通过护岸生态化改造、生态修复及景观交融,打造成为世界级大都市高密度城区水生态文明示范带。

苏州河两侧 19处河岸断点贯通

调查显示,在普陀区范围内,苏州河岸线的用地权属紧贴河岸线约有3.6公里,被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占用岸线约2.1公里,沿线为市政、绿化用地约15.3公里。目前,普陀区苏州河沿线存在的19处断点,岸线活力不足,存在岸线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标志性设施不足等问题。

据悉,大部分断点的贯通选线方案基本已形成共识。在贯通的基础上,联系腹地、沟通两岸,实现公共空间成网。

增加垂河通道密度,提高滨河可达性;规划新增10座桥梁,增强两岸联系,为腹地功能提升奠定基础;构建慢行网络,串联主要文化休闲设施,提升地区活力。

七大区段品质提升

据悉,此次规划承接区域功能布局,联动东西、南北功能片区和组团,设有“一轴、两带、三片”模式。

“一轴”以武宁创新发展轴是沟通东西功能片的重要轴线,服务两岸腹地,承载商业商务和文化休闲功能的开放空间走廊;

“两带”是苏州河生态文化带和中环产业联动发展带,是促进两岸联动、实现产业组团南北延伸发展的轴线;

“三片”则为商业商务生活综合功能片、科技金融产业功能片、社区生活功能片。

结合苏州河两岸不同功能内容,规划为七大区段。自东向西分别是:

艺术文创(江宁路-安远路);

工业印迹(江苏北路-江宁路);

宜居水岸(曹杨路-恒丰路);

智慧河湾(大渡河路-曹杨路);

商旅博览(中环路-大渡河路);

智能商务(祁连山南路-中环路);

乐享生活(普陀区界-祁连山南路)。

新八大滨水景观出炉

苏河十八湾,湾湾有传说;苏河十八湾,湾湾有精彩。此次规划显示,苏州河岸线将打造八大各具特色的滨水活力景观。

流光艺彩

M50创意园地块作为苏州河普陀区段重要节点,M50滨水空间改造将成为苏河岸线景观承上启下的重要展示界面。通过架空廊道,将规划M50路桥,莫干山路,M50创意园区等区域进行联动。一方面将滨水空间进行贯通,另一方面将结合临河建筑的局部改造,扩充滨水空间的活力,形成最具特色的滨水活力景观。

千树临波

天安阳光花园地块基地位于上海核心地段,毗邻上海火车站,具备打造“城市窗口”潜力。周边环绕居住区,艺术中心,隔河相望不夜城商业区等。延续M50空中走廊,引入人流,提升空间活力;采用多级台阶入水驳岸改造手法,提升空间亲水性;置入室外婚庆、音乐等活动,激发场地活力。

水与争锋

基地位于曹家渡区域,苏州河南岸结合电竞城建筑设置二层平台,扩充人群室外活动空间,提升场地价值;梳理临河道路,实现地面人行道与骑行道的贯通;结合曹家渡人行天桥——电竞城二层平台——长寿路商圈天桥,形成多维立体交通空间,激发商圈活力。

学府双桥

基地位于华东政法大学区域利用现有华政桥将苏州河贯通路线借道长宁区,避免贯通路线对周边居住区影响;通过架空平台,扩充长宁区段临水空间尺度,提升景观品质。

水埠秀道

基地位于光复西路北侧,华东师范大学以南根据苏州河整体规划,新渡口区域棚户区拆迁后,将建成依托于高校资源的大学生创意产业聚集园区。利用园区吸引人群,提高周边城市空间活力,完善服务设施体系,提升苏河岸线品质。结合现状强家角桥,构建空中城市阳台,提升光复西路临河视线。同时加强两岸联系,加强创意产业园服务半径。

五里云廊

基地位于长风绿地区域利用空中连廊,将长风公园,儿童图书馆,长风1号绿地,码头俱乐部,以及长风绿地标志塔连接起来,打造滨水绿地与城市空间重要节点的无缝连接;除了空中长廊,在其他绿地之间利用地面走廊,将各个绿地斑块进行串联,打造全天候休憩空间。

苏河智谷

基地位于北新泾滨水绿地利用绿地宽度优势,置入体育场地与设施,服务周边居民;利用多级台阶入水手法,构建贯通滨水通道。

律动长滩

基地位于建德花园周边构建亲水界面,现状驳岸后退15米,构建二级驳岸,形成迎水界面;打造风貌走廊,结合规划泾阳路人行天桥,构建生态空中连廊;打造活力居住街区,置入亲子乐园,社区菜园,滨水舞台,激发社区活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