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马“魔笛”喜提金球奖,北站街道“魔笛班”刚刚吹进了千人大舞台


作者:吴佳逸
编辑:吴佳逸
时间:2018-12-07 12:33

每周四上午9点半,走进康乐路的北站文化活动中心4楼,电梯门打开的刹那,就能听到悠扬整齐的笛声回荡在整个楼道。推开405的教室大门,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清一色都是退休的阿姨爷叔们,街道老年协会于今年9月底成立了公益的童心笛子队,这些连五线谱都不识的退休老人们一上手就能吹出音符,学了一个月就参加演出,小小笛子,有魔力,周到君称之为“魔笛”!

结缘笛子大师许国屏

今年年初,北站街道老年协会会长许萍在一个年会上结识了著名笛子演奏家许国屏,二十多年来,许国屏已经把他的多功能笛子带到了许多社区和学校,许萍被他79岁高龄依然奋斗在普及民族音乐第一线的热情所感染,询问他能否来北站街道开课,许国屏很爽快就答应了,但他表示现在没有笛子,等有了就能开课!

(许国屏近照,由本人提供)

原来,许国屏享有发明专利的多功能笛子,可以组合成为竖笛、洞箫、长笛、葫芦丝、巴乌等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出各种不同音效的旋律,它还有个特点,吹奏者即便零基础,也能很快学会,第一节课即能吹出美妙的旋律,堪称“魔笛”一点也不为过!但是,由于成本等原因,目前没能批量生产,没有笛子当然就无法开课。

直到今年9月,许萍得到好消息,许国屏联系到了厂家,制作了一批多功能笛,他陆续给北站街道送来了50支,许萍想购买,许国屏说什么也不肯收,还郑重其事地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50支笛子就是我送给北站街道的一份大礼!”

开课后,50个名额很快就满了,但还不断有居民想来参加,许萍问许国屏还有没有笛子,许国屏表示已经没有了。许萍感到很遗憾,她有些怅然地对许国屏说:“这时我才感受到之前这份大礼的份量!”

邂逅声梦奇缘笛悠扬

9月底,北站街道许国屏童心笛子队正式成立,用的是许国屏编写的教材,课也是许老师亲自教。72岁的胡琦荣老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报名,他心里想的是“万一学不会,就不来了,学得会就学下去”,来到课堂上,他发现,大家和他一样,几乎每个人都是零基础,只有极少数在年轻时接触过一些乐器,他们在许老师的指导下,第一节课竟都能跟着简谱吹出旋律,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11月进博会前夕,许国屏对大家说:“11月4日有一场‘千笛迎进博’活动,我们好好学,到时候也参加演出,为进博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大家都不敢相信:“真的可以吗?我们才学了几节课呢!”为了让大家能走上更大的舞台,许国屏给大家突击上课,集训排练,反复练演出四首曲子,11月4日,北站童心笛子队的30名队员和许老师的众多学子一起,千人吹笛,用笛声迎接进博会。75岁的佘秀英怎么也想不到,她能凭借手上这支“魔笛”,来到这么大的舞台,“吹的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见识了这样的场面,参与了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才重要。”

(活动现场,照片由静安寺街道提供)

这场活动后,童心笛子队的教鞭交给了更年轻的王宝根老师,笛子课依然每周一次进行着,许萍作为项目带头人,也作为学员亲临每一次课堂,她感受着这里的每一寸变化:“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回家练一小时,笛声飘扬在社区,邻居们都被吸引了,这真是社区文化最好的见证!”

胡琦荣从一开始的“试试看”变成了“我能行”,他的子女都在美国,他在视频里吹笛子给外孙女听,外孙女也学钢琴、小提琴等,可她从没见过笛子,第一次听到笛声,她都不敢相信这美妙的乐章从外公嘴里吹出来的,惊讶不已。受到鼓舞的他非常期待接下来的课程:“现在学的竖笛是初级的,我期待横笛课,那个有难度,但能吹更多旋律了,真是太好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