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学跳舞太娘?听听舞坛“掌门人”怎么说!


作者:殷茵
编辑:殷茵
时间:2018-12-10 10:35

“我儿子今年十岁,我给他请了名师教跳舞,可每次一上课,他就躲起来不肯去,说跳舞太娘娘腔了,怎么办?”

“冯老师,为什么那么多好的舞蹈,我们在春晚上看不到?能看到的都是伴舞呢?”

舞动长宁·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活动刚刚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活动,上周末,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做客“舞空间”公益讲座,围绕“荷花奖与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展开,妙语连珠、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台下观众笑声掌声连连。讲座后,更有不少人围着他,把自己对舞蹈的各种疑惑,一股脑倒了出来。

“掌门人”开讲:好的舞蹈养眼更养心

活动当天,上海下起了初冬的第一场雪。但天气并没有阻碍爱舞者的热情:原本可以容纳一百人的会场被舞蹈爱好者们全部坐满,工作人员只得为观众们现场加座。


从第八届“荷花奖”获奖作品《八女投江》到本届比赛参赛作品《醒·狮》,从第八届小荷风采舞蹈大赛少儿舞蹈《我是广东人》到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催人泪下的《中国妈妈》,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冯双白将中国当代舞蹈的光辉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不时穿插的舞蹈案例,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舞蹈艺术在编创与表现上美妙与意蕴。

“舞蹈是一门美的艺术,用肢体表达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在这样的大雪天里,让我们慢下来,沉浸在艺术的美当中。”冯双白说。

而对于观众提出的问题,冯双白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我学跳舞,那也是’上当受骗’的。三年级的时候,少年宫的老师拿了红缨枪和大刀放在教室门口,我随手拿起就舞了起来。结果老师问我,愿不愿意来学舞蹈?这样就能每天耍大刀了。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在冯双白来看来,男孩子从8岁开始性别意识逐渐强烈,向往阳刚的东西很正常,“我发现,现在的男孩子对于街舞的接受程度就很高,因为这符合他们生长期间的心理需要。”

至于舞蹈节目鲜少成为春晚的顶梁柱,冯双白也坦言,的确如此,因为相比于老少咸宜的语言类节目,舞蹈的欣赏门槛的确相对较高,但春晚上也同样出过令人难忘的作品。

2005年,21个聋哑女孩带来的《千手观音》舞蹈,就征服了一大批电视机前的观众,“所以,真正好的舞蹈不光养眼,更是养心。”

公益活动不断:冬日申城成爱舞者天堂

除了这场讲座,舞动长宁·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举办期间,组委会在长宁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举办了一系列舞蹈文化公益活动。

舞蹈公开课、舞蹈知识普及讲座、舞剧探班、顶尖舞者进校园、高峰论坛……一道道舞蹈艺术的公共服务大餐,走进长宁区乃至全上海的各个地方,让冬日的申城成为爱舞者的天堂;也为市民亲临“荷花奖”,体验舞蹈艺术之美搭建了平台。

在让舞蹈艺术走出去的同时,本届“荷花奖”同样也敞开大门,让广大市民走进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近距离感受舞蹈魅力。

12月5日、6日,连续两天的舞蹈公开课在上海市舞蹈学校举行,吸引了众多长宁区的市民前来观摩。

尤其是6日上午的民族舞公开课,课堂上的几张“洋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不仅课堂上有来自意大利的留学生,领舞的学生还是中德混血儿。课堂上风格多变的舞姿,让现场的观众大饱眼福;而“洋学生”学习中国民族舞,则更是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