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曾和英镑对着干获利10亿美元,又“单挑”泰铢引发东南亚经济危机,他是咋做到的?


作者:王禹心
编辑:王禹心
时间:2018-12-12 09:00

上周四,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因无抵押卖空遭到了香港证监会罚款150万元。

讲真,这已经不是索罗斯第一次在香港受罚,2010年,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也因为类似的卖空事件被香港证监会处罚。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得早一点,1997年,索罗斯做空港币,并在《华尔街日报》上宣称“港府必败”,结果以“失败”告终。这也是索罗斯做空世界货币唯一没有达到目的的一战。

1992年,索罗斯做空英镑,获利10亿美元;1997年做空泰铢,卷走20亿美元,并成为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导火索;2012年又做空日元。

截至今年2月,索罗斯向慈善机构开放社会基金会捐赠了180亿美元,其净资产为80亿美元。虽然他在2015年的时候就宣布终极退休了。

但只要说起索罗斯,他和英镑、泰铢的那些事儿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今天就来讲讲他是如何做空世界货币的。

颠沛流离的少年,赚钱只是为了要当哲学家

索罗斯1930年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是犹太人。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个丝绸店老板的女儿,按理说应该是小康家庭。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包括索罗斯。

1944年,德国攻占匈牙利屠杀犹太人,索罗斯的父亲通过伪造假身份证帮助一家人逃过一劫。

匈牙利是万万不能久待的,越早离开越好。1947年索罗斯来到了英格兰,并且进了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为了支撑自己的学业,他选择边工边读。

铁路搬运工、服务员之类的工作他都做过。

他的老师卡尔·波普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曾经受邀到哈佛大学讲座,还得到了爱因斯坦的赞赏。

他的哲学理念倡导的是“开放社会”,这对索罗斯的影响非常大,后来索罗斯的基金叫开放社会基金,也算是致敬老师。

索罗斯从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推销员,主要是给酒店客户推销产品。这对一向骄傲的他是不小的挑战。

索罗斯的梦想是做一名哲学家和作家,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那样说做就做。索罗斯认为要支撑自己的梦想首先要有足够的资金,而在当时要想赚钱没有比从事金融行业更容易的了。

及时厘清头绪后,索罗斯开始给伦敦的每家商业银行写求职信,结果只有一两家给了回复。最终,伦敦商业银行Singer&Friedlander给了他这个机会。

最初在银行是普通职员,后来被调到套利部门。此时索罗斯结识了自己的“贵人”,也是他的同事罗伯特。罗伯特建议索罗斯去自己父亲的公司FM Mayer发展,不过是在纽约。

1956年的时候,索罗斯来到了纽约,并在FM Mayer担任套利交易员。这个时候索罗斯依旧没有忘记自己要做哲学家这件事,当然他更清楚得抓紧赚钱。


许多年以后,有记者采访索罗斯,他大意是说,当初为了实现做哲学家的梦想,要加快赚钱,结果没想到自己一下子跑得比较快。

狙击英镑,获利近10亿美元

来到纽约后的索罗斯投资生涯就像开了挂,1969年在公司成立Double Eagle基金,1973年又创立了后来的量子基金。

时间指针转到了1990年,英国加入了欧洲汇率机制,欧洲各国采取货币抱团的联动策略来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各个成员国对德国马克的汇率需保持在较小的区间波动。

想法虽然是很好的,但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加入欧洲汇率机制的各个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成都是不一样的,此时德国刚刚统一,经济朝上行趋势发展,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德国央行不断加息。

另一边的英国已经进入经济衰退期,急需降息来刺激经济,但因为欧洲汇率机制的制约,无法单方面实施汇率政策。

此时的索罗斯判断德国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不会出手救英国。1992年,英镑进入下行通道,索罗斯找准时间点用20亿美元资金加5倍杠杆,做空英镑。

英国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借款140亿美元与之对抗。与此同时英国方请求德国出手相救,惨遭拒绝。

9月15日这一天,索罗斯联合他的小伙伴们加大力度做空英镑,英格兰银行被迫之下一天两次加息希望资金回流,结果还是失败了。英镑兑马克的汇率超过了欧洲汇率机制规定的波动范围。

9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英镑一天内贬值16%,英格兰银行在英镑保卫战中动用了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英国人把这一天成为黑色星期三。

索罗斯大获全胜,在此次狙击英镑的过程中获利近10亿美元,一战成名。世界各个媒体纷纷报道他是“击败英格兰银行”的男人。

“单挑”泰铢,成为东南亚经济危机导火索

90年代东南亚经济迎来迅猛发展,所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被称为亚洲四小虎。对标的就是我们曾熟悉的亚洲四小龙。

1990年到1995年,泰国的GDP每年以8%-12%的速度增长,经济发展繁荣的另一方面需要引进外资。

泰国政府在股市、汇市对外资几乎是全面放开,此时泰国的外债已经达到1100亿美元左右。

其中马上要还的短期债达到480亿美元,而泰国的外汇储备在这时只有300亿美元左右。如果一旦外资集中撤出,泰国经济就有被“打回原形”的风险。

其次泰国的银行业也比较脆弱,一些资产公司和住房信贷公司的资产质量都比较差,但他们却是为泰国经济提供融资的主要来源。

基于以上,索罗斯又坚信泰国经济现在是虚高,一切热闹都是表象,其以泰国等为代表的东南亚经济也迟早要崩盘。

国际炒币小能手索罗斯打算“帮”膨胀的泰国一把,让它早点认清自己。此时泰国采取的是固定汇率政策,所以索罗斯先从泰国银行借钱换成美元。接下来要做的是做空泰铢、打破泰国固定汇率,泰铢大幅贬值,从而从中获利。

1997年,泰国央行宣布有9家财务公司、1家住房借贷公司财务状况不佳且有一些流动性吃紧。

索罗斯认为机会来了,他开始分批抛售泰铢,引起恐慌,使得市场跟风抛泰铢换美元,泰国央行为了稳住汇率,动用20亿美元外汇储备买入泰铢。市场上卖多少,泰国央行就接多少。

除了汇市外,索罗斯也开始有计划地抛售之前持有泰国的银行股、地产股,并且要求提现美元。此时泰国央行反应过来这是有计划的投机行为,于是联合新加波,用120亿美元来对抗。

此外,泰国政府发布行政命令,严禁泰国银行出借泰铢;大幅提高泰铢的隔夜利率。最后,泰铢稳住,索罗斯大约损失3亿美元左右。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那只能说图样图森破。

这点钱对索罗斯来说太九牛一毛,前面他主要是来打探下泰国的虚实,摸清了对方底牌后,索罗斯开始筹集资金加杠杆,用几十亿美元的资金撬动几百亿美元,卷土重来进攻泰国。

他采取的汇市、股市、期货市场组合战略,一边大量抛泰铢,一边抛事先持有的蓝筹股,而泰国央行的主要注意力还集中在汇市。

汇市、股市又相互影响,直接导致泰国股市极速下跌,楼市也随之崩盘。泰国方面再过来堵住股市和楼市的“漏洞”已来不及了。到最后这就是一场耐力战,拼的就是谁钱多,谁能撑到最后谁就赢。

前面说索罗斯摸清了泰国虚实,外汇储备只有300亿美元左右,这次他显然是有备而来。最后,也就是1997年7月1日,泰国央行顶不住了,并于7月2日凌晨4点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变为浮动汇率。这一战,索罗斯又胜了,从中卷走20亿美元。

当天,泰铢暴跌17%,泰国经济繁荣的泡沫被击破。1997年,泰铢兑美元25:1,到了1998年,泰铢兑美元就是56:1,通货膨胀严重、民不聊生。泰国人均GDP也从之前的2500美元降到1800美元。泰国经济在之后的两年之内都处于危机之中。

索罗斯和他的国际炒币小伙伴又席卷其他东南亚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货币纷纷暴跌,由此成为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导火索。韩国和日本也没逃过。

同一年,几乎无往不胜的索罗斯和他的小伙伴们又来到中国,想要做空港币。我国政府发话: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繁荣。结果索罗斯在做空港币上折腰。

之前在豆瓣上评分超高,由刘德华监制的《东方华尔街》,其中张孝全饰演的韦航拿着报纸说的金融风暴,指的就是上面一系列事件引发的经济危机。

对于做空世界货币的行为,索罗斯认为他不是罪魁祸首,而是这些国家本身经济发展有问题,而他只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