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湾大家会买凤梨酥,去云南必然会选鲜花饼,去日本则会选择白色恋人、Royce,每每因为出差、旅游来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伴手礼总是人们在旅途尾声时放在心上的重要环节。那么,在上海,你会选择什么呢?
看了标题的小伙伴肯定知道了,今天要说的自然是蝴蝶酥了。
今天上午,上海市第二届蝴蝶酥技能大赛正式举行,来自澳莉嘉、静安面包房、克莉丝汀、杏花楼、牛奶棚、红宝石、新麦、新雅、哈尔滨食品厂等16家食品制造企业的5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争夺金牌。
比赛现场热火朝天,香气扑鼻,来自各企业的“大师”们专注细节、埋头苦干。这是老香斋的选手正在摆盘——
记者获悉,此次蝴蝶酥技能大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设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两种。
规定项目要求选手在50克重量的标准内,选手带好预制面团,现场烘制50克一只蝴蝶酥,共12只一组。所以大家看到的蝴蝶酥比我们在店里买的会稍微大一些,都是为了符合比赛标准哦~
而自选项目环节则要求选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出具有独特创意和口味的蝴蝶酥饼。由国家级烘焙评委组成的评审组则从产品的外表、口味、特色、形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和打分。
比赛进行的同时,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由各家企业带来的自家产品乃至新品,相比两年前第一届(戳这里)技能大赛时的展示,可以说是大不同!
有的蝴蝶酥带上了海苔肉松的“浇头”,有的则镶了一圈“玫瑰边”——
还有穿上了漂亮“衣服”的——
这块蝴蝶酥颜值好高,蝴蝶“翅膀”是用一片片杏仁片拼成,乍一看还以为是工艺品——
还有哈尔滨食品厂开发的“开洋味”、“芝士味”蝴蝶酥——
哈尔滨食品厂技师创新工作室领头人樊海平在蝴蝶酥制作上已经耕耘了20年,他告诉记者,如今在哈尔滨食品厂门店的产品中,蝴蝶酥的销量一直名列前茅,全年单品销售额可达2800万元,“除了我们上海市民觉得松脆好吃,更多的还有外地游客的青睐,他们会专门买了带回去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
与此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樊海平和同事除了不断钻研提升蝴蝶酥的口感,还致力于新口味的开发,除了现场展示的开洋、芝士味(暂未上市),还有适合糖尿病人的无糖蝴蝶酥、咸味蝴蝶酥,以及奶酪味蝴蝶酥等等。
此外,由于蝴蝶酥质地易碎,保持完整的“品相”有一定困难,如今各企业推出的蝴蝶酥礼盒都专门采用了带塑料托底的小包装形式,精致美观的同时,也方便消费者携带保存。
到了下午,周到君收到了新鲜出炉的比赛结果,给获奖选手鼓掌!
比赛评委之一、上海食品协会烘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许锦国表示,首届蝴蝶酥技能大赛举行后,除了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让蝴蝶酥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上海伴手礼食品,还在同台竞技、互相切磋中,让选手的水平得到了提升,“蝴蝶酥的制作工序包括压面、冷冻、手工切片、烘烤等等,对色光、形态、口味等都有相应的要求,这样的平台对选手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交流机会。”
上海市食品协会秘书长高克敏告诉记者,举办蝴蝶酥技能大赛,旨在通过以蝴蝶酥为突破口,进一步打造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伴手礼产品,强化上海食品行业的创新和品牌意识,“前年我们举办了第一届比赛,可以说在行业里掀起了热潮,两年来我们看到,几乎沪上所有的西点品牌、企业都将蝴蝶酥作为了主打产品之一,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我们的海派蝴蝶酥插上’翅膀’,在质量、口感、包装等等方面都能有所提升,成为知名度、辨识度更高的上海特色旅游食品。”